2022-08-25 16:02:06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2022年8月13日,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年会暨第14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在线上召开。在本次大会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丽教授对中国首部《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指南)》进行了相关解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郝传明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左力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梅长林教授等做了精彩点评,并就CKD贫血的诊疗做出热烈讨论。
朱丽教授: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朱丽教授从CKD贫血的诊断与鉴别、监测、铁状态的目标值与铁剂治疗时机、铁剂的选择与应用等方面,对指南进行了全面解读。
1.诊断与鉴别
①铁储存不足(绝对铁缺乏)和/或利用障碍(功能性铁缺乏)统称为铁缺乏,可伴或不伴贫血发生(未分级)。
②绝对铁缺乏和功能性铁缺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参照下表(表1)。
表1 绝对铁缺乏和功能性铁缺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表
备注:1.目前临床常用的铁代谢评价指标为SF与TSAT;
2.TSAT和sTfR/log Ferritin比值是反映体内储存铁能否有效利用的指标;
3.与SF和TSAT相比,网织红细胞
4.HRC:低色素红细胞比例
2.铁代谢指标的监测
①推荐常规监测SF和TSAT评估铁状态(1A);
②推荐监测HRC%和CHr评估铁代谢状态(1A);
③建议同时监测sTfR/Log Ferritin比值和C反应蛋白(CRP)来协助评估铁状态和炎症状态(2B)。
④对于CKD患者而言,建议铁剂初始治疗阶段,每1~2个月至少监测1次(未分级);若失血或合并炎症,则依据临床情况缩短间隔时间(未分级)。
⑤对于NDD-CKD患者或腹透患者,推荐铁剂维持治疗期间的监测频率为每3个月至少监测1次(未分级)。
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推荐铁剂维持治疗期间的监测频率为每1~3个月至少监测1次(未分级)。
⑦CKD患者启动静脉铁剂治疗,建议至少4周后评估铁代谢指标(2B)。
⑧对正在使用静脉铁剂的CKD患者,建议单次静脉给药至少1周后检测铁代谢指标(2B)。
3.CKD患者铁状态目标
①推荐CKD贫血患者TSAT维持在30%~50%且SF>100ug/L(血液透析患者SF>200ug/L),作为铁代谢指标的靶目标(1B)。
②推荐CKD患者SF不应超过800ug/L,当SF>500ug/L时应重新评估铁剂治疗(1C)。
③推荐CHr>29pg或HRC%<6%,作为CKD贫血患者铁代谢指标的靶目标(1C)。
4.CKD患者启动铁剂的时机
对于未使用铁剂的肾性贫血患者,建议启动铁剂治疗的时机:
①合并绝对铁缺乏,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前启动铁剂治疗(2B);
②合并功能性铁缺乏,启动ESAs前先给予铁剂,或启动ESAs的同时给予铁剂(2C);
③TSAT≤30%且SF≤500ug/L,在未启动ESAs前未减少ESAs剂量,增加红细胞(Hb)浓度,减少输血风险可启动铁剂治疗(2C)。
5.CKD患者铁剂治疗的调整
正在使用铁剂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建议监测铁代谢指标,以调整铁剂治疗:
①当TSAT 20%~30%,且NDD-CKD患者和腹透患者SF100~500ug/L、血透患者SF200~500ug/L时,建议铁剂剂量不变(2B)。
②TSAT≥30%且SF≥500ug/L时,建议减少铁剂治疗剂量(2B)。
③正在使用静脉铁剂的肾性贫血患者,当合并活动性感染以及严重肝病时,建议适时停用铁剂治疗(2C)。
④排除活动性感染、肿瘤等因素,SF>800ug/L时,应停用铁剂治疗(1B)。
⑤而铁剂剂量调整可见下图(图1)。
图1铁剂治疗的调整建议图
备注:1.红色建议剂量增加、黄色保持不变、绿色建议剂量减少,而蓝色则停止铁剂治疗。
2.灰色部分的患者可能受到肿瘤或炎症的影响,需要个体化分析。
⑥排除感染、肿瘤等因素后,若患者SF>800ug、TSAT>50%或静脉铁剂累积用量>3g/年,需考虑铁过载风险,若有条件可行肝脏定量MRI监测或肝
⑦铁过载的预防,建议动态监测铁代谢指标,及时调整铁剂治疗方案(2D),避免不必要的输血(2D)。
⑧对于铁代谢指标已经达到目标值,且正在使用ESAs或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的CKD患者,若Hb反应不理想,在充分评估风险与获益,若TSAT≤50%且SF≤500ug/L时,建议可启动铁剂治疗或增加铁剂剂量(2C)。
⑨对于Hb已达靶目标的CKD患者铁剂应用原则:
存在铁缺乏且Hb已达标的CKD患者,若正在使用ESAs或HIF-PHI,则可通过补铁治疗减少ESAs(2C)或HIF-PHI(2D)的用量,但建议Hb不超过130g/L;
存在铁缺乏且Hb已达标的CKD患者,若未使用ESAs或HIF-PHI,为实现其他治疗目的,建议可在严密监测补充铁剂,但注意Hb不超过130g/L(2D);
铁代谢指标、Hb均已达标的CKD患者,若未使用ESAs及HIF-PHI,建议不启动铁剂治疗(2D)。
⑩补铁剂量的计算:
存在绝对铁缺乏CKD贫血患者,建议可参考改良版Ganzoni公式:
所需补铁量(mg)=体重(kg)×[目标Hb浓度-实际Hb浓度(g/L)]×2.4+铁储备(500mg)。
建议在补充计算补铁量50%后复查铁代谢指标,并再次计算所需补铁量,指导补铁治疗(2D)。
6.铁剂的选择
①推荐NDD-CKD和腹透患者优先使用口服铁剂,若口服铁剂不耐受或无效,则转为静脉铁剂(1B);
②建议血透患者常规选择静脉铁剂治疗(2B),当存在严重活动性感染,过敏等静脉铁剂禁忌症时,可权衡利弊后选用口服铁剂(2D);
③合并严重活动性感染的CKD患者,建议不使用静脉铁剂(2C)。
7.铁过敏
①首次应用静脉铁剂前,应给予一个小剂量进行测试,缓慢输注的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同时应具备心肺复苏设备和抢救药物。若给药15min内无任何不良反应,则继续给予余下药物,并在输注后观察60min(1B)。
②如果患者对于某种铁剂有明确重度过敏反应,建议不再使用同种静脉铁剂(2D)。
③重复静脉铁剂的新疗程时,建议根据静脉铁剂本身的药品特性决定是否重复铁剂过敏试验(2D)。
专家点评
在会议的点评环节,郝传明教授、左力教授、梅长林教授对指南做出了精彩点评及讨论。
郝教授表示,在目前的实际临床管理中,铁剂的应用及管理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而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改善临床工作人员对铁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郝教授强调:
①在铁水平较低的患者中使用ESAs会导致患者铁水平降低,从而导致不良预后的发生。
②若患者发生静脉铁剂过敏,或其他不能使用静脉铁剂的情况, HIF-PHI可以降低患者对静脉铁剂的依赖,必要时可采用HIF-PHI联用口服铁剂的治疗方案,目前尚无临床证据表明HIF-PHI不需要铁剂的补充。
指南制定专家组组长左力教授进一步补充了指南制定的背景。左教授指出,铁在CKD贫血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CKD患者的慢性炎症影响了肝脏生成的铁调素,从而影响了铁的正常代谢。而维持铁稳态对CKD贫血的发生有关键作用。铁缺乏导致贫血难以纠正,但是过量补充铁剂,则可能造成铁过载,两种情况都不利于CKD患者的预后。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存在铁缺乏诊断不足、监测手段不规范、铁代谢指标达标率不足以及治疗不规范的情况。而国内又缺乏CKD患者铁管理的专业指南,在此背景下,左教授率领团队撰写了本指南。
梅教授认为,与其他肾性贫血的指南相比,本指南内容丰富,内容详实,并且实用性较高,比如铁剂的选择。同时,指南也并未回避铁过载的情况,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出了铁剂剂量调整、剂型调整甚至停用的状况。梅教授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铁过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并导致肝脏损伤乃至死亡的情况。
据悉,本指南将在8月18日正式发布,医脉通将持续关注,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医学资讯。
参考文献:
1.朱丽.《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解读.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年会.2022-8-13.
2.郝传明、左力、梅长林等.《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圆桌讨论会.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年会.20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