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8 10:38:44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当地时间8月26日至29日,2022年欧洲
该指南旨在为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提供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的建议,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包括
16条关键信息
1.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血管并发症对预后影响显著。
2.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主要由患者相关因素、手术或程序类型及手术情况(择期或急诊手术,当地医院或三级医院)决定。
3.进行充分的术前风险评估,并启动有效的风险降低策略,有助于降低特定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建议所有计划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准确的病史评估和临床检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在行非心脏手术前优化指南推荐的
➤不考虑年龄和症状,有遗传性
➤对于新检测的有
➤对于新检测的心脏杂音具有临床意义的患者,可在行高危非心脏手术前进行TTE检查。
➤若计划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出现
➤若计划行急诊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出现胸痛或其他提示未检出的CAD症状,则应进行多学科评估,以选择总风险最低的治疗策略。
➤
➤建议有呼吸困难和/或周围水肿,且NT-proBNP/BNP升高的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前进行TTE。
此外,新指南指出,在进行非心脏手术前戒烟>4周,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并推荐在术前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
4.量化手术风险并将其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有助于确定哪些患者可能在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获益最大。
5.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和时机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6.患者的价值观、生活质量,以及对手术获益和风险的偏好至关重要,可让知情患者参与决策,并告知其风险。
7.临床检查、患者自我报告的功能能力和无创检测是术前心血管检查的基石。
8.术前,应根据手术风险、相对诊断效率、医疗资源利用率及成本,来选择相应的仪器和功能性心脏检查工具。
➤建议以下患者在进行中危或高危非心脏手术前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和hs-cTn T/I 检测,并在术后24h和48h复查hs-cTn T/I:
①有已知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
②有提示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9.对于择期进行重大非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而言,围术期评估应包括衰弱筛查。目前已证实其为高龄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极好预测指标。
10.对于既往存在或新诊断的心血管疾病(如CAD和外周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和
11.鼓励采用多学科方法评估术前进行伴发心脏病治疗可否提高围术期安全性且不必推迟手术计划。
12.对于计划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有效的围术期抗血栓治疗策略应有助于预防血栓事件风险,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风险。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抗栓治疗策略的制定应基于个体化和手术/操作相关因素。
➤若患者有必要进行血栓预防,则应根据非心脏手术的类型、持续时间和患者相关因素来选择抗栓药物(低分子
13.在术前和术后,医生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与患者清楚、简洁地沟通药物变化的相关信息。
14.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管理旨在避免血流动力学紊乱,同时充分保护心脏。
15.医生明确计划行中、高危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且进行围手术期
16.在临床实践中,可应用特定指标进行疗效的常规评估,这有利于术前预防和治疗策略的成功实施。
医脉通编译自:Sigrun Halvorsen,Julinda Mehilli, Salvatore Cassese, et al. 2022 ESC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ery.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2) 00, 1–99.
专题链接:ESC 2022年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