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 11:21:18来源:医学科学报 魏星阅读:184次
理性、直接,说话简练干脆,这是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曹彬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中,曹彬说的最多的,是“善心”这两个字。
医生要站在病人床边
山东医科大学毕业的曹彬,是我国最早的几届七年制医科大学生之一。临近毕业的实习阶段,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到学校来招生,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他面前。当时协和招生的条件严苛到让人望而却步,但曹彬的条件却恰好符合。
就这样,曹彬离开自己的母校,在协和医科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毕业后与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同年级的学生一起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协和的这两年学生生活,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段时间。”曹彬说。
一次,曹彬和导师朱元珏教授出完门诊,在回来的路上,因为一个偶然的话题,朱老师感慨地对他说,医生学习要在病人床边学,在病人的床边遇到问题,看书,请教老师,看文献,然后再回到病人床边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医生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像昨天一样。”曹斌说,短短几分钟的对话,在行医生涯中,他一直践行至今。
经历“非典”,决心开展呼吸系感染研究
2003年的非典,国人永不能忘。就是在那个时候,人们才对呼吸道传染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时,曹彬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医疗组派遣成员。
在照顾SARS病人的过程中,曹彬24小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让他难过的是,他们照顾的是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即使尽了自己的全力,但最终患者还是走了。这件事情对于曹彬的触动非常大,同时也给了他启发,让他认识到呼吸系感染研究的重要性。
当时,中国的科研对于像非典这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能力很弱。从2003年以后,国家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人力、物力、研究基金等。那时曹彬还是年轻的主治医师,有幸参加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
曹彬认为,做科学研究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开始接触呼吸系感染研究后,曹彬有幸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曹彬又到北京朝阳医院组建了一个新科室,叫做感染与临床微生物科,主要任务就是找到病原,尤其是呼吸系感染的病原体。
“一个小小的病菌培养检测,就能解决不少临床医师眼中的疑难杂症,这种成就感不亚于做了一台外科手术的收获。”曹彬说到。
当医生首先要有善心
孩子抑或老人,对医生来说,都是特殊的治疗人群,也是最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的群体。而曹彬的患者恰好就是这两类人群,这也让曹彬对医患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被曹彬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在对这本小说的书评中,曹彬对医患关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医患关系简单说,就是患者有病痛,需要帮助;医生有专业知识、有能力,可以为患者解除病痛。患者走进一家医院,因为他/她假定,这家医院拥有专业医学知识的医者能够解除他/她的病痛。患者对医者的这种要求是绝对的,没有商量余地的。就像战争的号角对战士的要求一样。孙思邈大夫说:对待患者“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看病时“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曹彬认为,患者家属对医生有情绪是正常的,但同时,他大胆地表示,医生必须明白,他不需要得到病人家属的理解,只要尽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就行了。在他看来,医生是一个需要献身和付出的职业,是圣徒。而要成为“圣徒”的前提,是要有一颗善心。
医生档案
曹彬,男,44岁,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精于各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在病毒性肺炎、肺部耐药病菌和真菌感染诊疗方面造诣精深。是“中国肺炎研究”共同创始人,主持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New Engl J Med发表论著3篇。曾获第十五届吴杨奖,第十四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