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 22:14:23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新药时代的来临,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或难治。这部分患者的疗效仍有待提升。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邓琦教授在
医脉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淋巴瘤患者的整体疗效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或难治,这部分患者尚存在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能否请您简单谈谈复发/难治淋巴瘤的诊疗现状?
邓琦 教授: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和体检等健康理念的普及。近年来,我国淋巴瘤治疗领域进展迅速,涌现出很多新药。在靶向药物时代,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与化疗方案联合。老年患者也可采用chemo-free治疗方案,在无需化疗的情况下仅通过靶向药物治疗达到病情缓解。然而,无论疗效如何提高,仍有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复发/难治。以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例,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复发/难治DLBCL患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发展为复发/难治。从NCCN指南以及中国专家共识来看,大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最终会进行临床试验,接受新的靶向药物或其他新药联合方案治疗。
医脉通:自CAR-T细胞治疗问世以来,已有不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获益。能否请您简单谈谈CAR-T细胞治疗在淋巴瘤患者中的发展现状?
邓琦 教授:大家熟知的“120万一针天价药”就是指CAR-T细胞治疗。与其他针对于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相比,CAR-T细胞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且疗效持久。不同于其他治疗药物,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活的”药物。所谓“活的”药物,是指CAR-T细胞治疗实际上是利用患者自己的T细胞进行治疗,通过给患者T细胞装载上针对肿瘤细胞靶点的序列,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大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且6个月内没有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远期复发。
我国目前上市的两款CAR-T细胞治疗(阿基仑赛和瑞基奥仑赛)的适应症均为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阿基仑赛:DLBCL非特指型[NOS]、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
除了CAR-T细胞治疗单药应用外,国内已有医院采用CAR-T细胞治疗联合自体
医脉通:在淋巴瘤细胞免疫治疗领域,除了CD19 CAR-T细胞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靶点和新疗法?
邓琦 教授:CAR-T细胞治疗最早成功应用于
除B细胞淋巴瘤外,CAR-T细胞治疗在
医脉通:在淋巴瘤治疗中,除了CAR-T细胞治疗外,还有哪些治疗药物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邓琦 教授:除CAR-T细胞治疗外,靶向药物治疗也是淋巴瘤治疗领域中十分值得关注的治疗方法,例如国内已上市的靶向CD3/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靶向CD2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不仅能识别肿瘤细胞上的CD19抗原,还可通过CD3激活T细胞免疫,提高抗肿瘤疗效,但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与CAR-T细胞治疗类似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中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后出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毒副作用的临床管理,常参考CAR-T细胞治疗。此外,CD22 ADC可用于CAR-T细胞治疗无效的患者。虽然目前这两类药物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为ALL(CD3/CD19:CD19阳性的前体B细胞ALL;CD22:前体B细胞ALL),但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数据以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此两类药物也可用于淋巴瘤治疗。我们中心在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疾病再进展的淋巴瘤患者中应用过CD22 ADC药物,目前尚未到疗效评估时间,但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除已上市的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和CD22 ADC外,还有不少靶向药物在我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如靶向CD3/CD20的双特异性抗体(Mosunetuzumab)和靶向CD79b的ADC药物(Polatuzumab Vedotin,Pola)。Mosunetuzumab在拥有CD20单克隆抗体功能的基础上还可通过CD3激活T细胞免疫,可提高患者的长期疗效。Pola在淋巴瘤临床试验中也表现不俗,Pola单药应用即可提高部分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仅如此,Pola还可与其他药物(
邓琦 教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血液科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医师协会天津分会 常委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学专委会 常委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精准检测专业委员会 常委
天津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 委员
中国免疫生物技术学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分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从事血液学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特别在生物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将CAR-T 细胞、TCR-T细胞治疗技术成熟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工作;同时开展相关基础实验和研发工作,主持、参与了十余项生物免疫治疗方面科研课题工作。注册多项细胞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以通讯作者发表SCI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