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肝窦阻塞综合征——病因、症状及诊治 | 临床必备

2022-08-30 17:25:35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症(VOD),是一种肝窦或肝小静脉纤维闭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区疼痛、黄疸腹水和肝脏肿大。近年来,SOS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但由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临床需引起重视。本文就SOS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S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SOS的病因复杂,目前主要由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引起,但也可能由其他情况导致。SOS的病因有如下几种:

• HSCT:SOS是HSCT的常见并发症,据报道发病率最高达60%,是导致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食用含吡咯生物碱(PA)的中草药或野生植物:如土三七、天芥菜、百合、西门肺草、琉璃草、毛束草、款冬叶、聚合草等;

• 感染:据报道,毛霉菌侵入肝脏可引起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性疾病,提示SOS也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

• 肝切除术联合辅助或新辅助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病;

• 静脉阻塞性疾病伴免疫缺陷(VODI);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

• 放射性肝病;

• 遗传因素;

• 肝移植;


SOS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为腹胀、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黄疸、腹水和肝脏肿大等。部分患者还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约半数出现肾功能异常。严重患者可发展成肝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诊断——PA-SOS和HSCT-SOS


对于SOS的诊断,不同病因导致的SOS,诊断方法也有所不同。表1总结了PA-SOS和HSCT-SOS的诊断方法。


表1  PA-SOS和HSCT-SOS的诊断

20220830-_02.jpg

注:TBil,总胆红素


治疗——对症处理,支持治疗为主


目前对于SOS尚无特效疗法,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治疗,重点是液体管理、充分的氧合和输血支持,以尽量减少缺血性肝损伤,并避免肝/肾毒素。中、重度SOS的治疗包括停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保肝对症、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SOS的有效率约为29%,但出血风险高达88%,尤其是中、重度SOS患者,目前并不推荐常规应用;去纤苷(DF)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满意的结果,多项临床研究显示DF治疗SOS可同时改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SOS的作用尚不明确;肝移植可作为SOS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只有重度肝衰竭且预计移植后能长期存活的患者才考虑肝移植,当存在恶性肿瘤时,通常禁忌进行肝移植。


参考文献:

1. 刘贞利, 范作鹏, 勾钰淞, 等. 不同类型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与诊治[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35(01):208-212.

2. 厉海妮, 张民. 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32(07):1429-1432.

3. Fan CQ, Crawford JM.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J Clin Exp Hepatol. 2014;4(4):332-346. doi:10.1016/j.jceh.2014.10.002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