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 11:56:02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导读
胃流出道梗阻(GOO)是多种消化道良恶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它并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是许多疾病进展到可导致胃流出道出现狭窄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生理结果。
按梗阻部位可分为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及术后胃肠吻合口梗阻。
病因与发病机制
胃流出道包括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的全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该通路的管径变窄和闭塞都会引起胃排出不畅,继而影响食物的摄取与代谢的平衡。
胃流出道梗阻的主要病因分为以下两种:
良性疾病
包括溃疡病、胃息肉、吞服腐蚀性化学制剂如强酸强碱、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先天性十二指肠蹼、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第三部、十二指肠
图1 与幽门狭窄相关GOO的解剖学变化
恶性疾病
60%以上的胃流出道梗阻为恶性疾病所致。
临床表现
恶心和
初期,患者对液体的耐受性可能优于固体食物。后期,患者可能由于热量摄入不足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
诊断
实验室检查
电解质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怀疑消化性溃疡病时)
影像学检查
CT增强造影
图2 腹部平片示胃增大伴钙化内容物
图3
干预手段
外科手术
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传统胃空肠吻合术、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分隔式胃空肠吻合术、经皮胃/空肠造痿术等。
内镜干预
内镜下干预具有患者要求低、操作简单、痛苦少、创伤小、快速且有效缓解梗阻症状的显著优点。主要手段有: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内镜下胃/空肠造痿术、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等。
其他
放疗、化疗、激光消融、留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等。
建立肠内营养通路
由于长期进食受限、胃肠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消耗等,严重的蛋白质-能量摄人不足常导致胃流出道梗阻患者重度营养不良,对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良好的营养支持是胃流出道梗阻治疗的必要环节。
尽管胃流出道梗阻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但梗阻部位以下的消化道功能尚存,肠内营养(EN)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易位、降低机体高代谢、改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缓解急性炎性反应等优点。因此尽早建立合理的肠内营养通路恢复营养元素摄入对病情益处显著。
参考文献:
1.朱月永,庄则豪,董菁.消化内科医师查房手册(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2.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90621-overview
3.孙力祺, 王伟, 金震东,等. 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的应用进展[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 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