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SMO现场直击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新希望?PLM60+培门冬酶治疗安全性与疗效结果鼓舞人心!

2022-09-13 20:02:14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侵袭性强、病程进展快且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高效、具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PLM60)是一种蒽醌抗肿瘤药物,已于2022年年初在中国获批用于既往治疗线数≥1的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成人患者。此外,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PLM60单药治疗在ENKTCL中疗效良好。基于此,中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研究,旨在探讨PLM60与培门冬酶联合治疗在ENKTCL患者中的安全性、药物代谢动力学(PK)及疗效。


研究方法


纳入研究的患者为经组织学确诊为初治或复发/难治ENKTCL的成人患者。I期剂量递增试验为“3+3”设计,以21天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的第1天给药:PLM60(12、16、20和24 mg/m2)和培门冬酶(2000 IU/m2),总治疗4-6个周期。在I期试验确定的初治ENKTCL患者II期推荐剂量(RP2D)基础上进行II期剂量扩增试验。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和PK,次要终点为疗效。具体给药方案见图1。


tu 1.png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截至2022年2月15日,共有31例患者入组(I期:21例,II期:10例)。I期试验中有9例为复发/难治ENKTCL,12例为初治ENKTCL。患者基线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biao 1.png


安全性


31例患者均出现了“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87.1%患者发生3级TEAE。血液学毒性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77.4%)、白细胞减少(74.2%)、贫血(54.8%)、血小板减少(45.2%)、淋巴细胞减少(16.1%)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16.1%);非血液学毒性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22.6%)、感染性肺炎(16.1%)、低血糖(12.9%)和胆红素升高(12.9%)(图2)。


tu 2.png

图2 31例患者发生的TEAE


PK结果


与培门冬酶联合治疗后PLM60的PK特征未有改变。在12-24 mg/m2剂量下,游离米托蒽醌与总米托蒽醌的比值固定在2%-4%(表2)。总米托蒽醌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70-100小时,多剂量给药后未出现药物累积(Rac_Cmax/AUC:0.98-1.25)。


表2 PK结果(左:总米托蒽醌;右:游离米托蒽醌)

biao 2.png


疗效


31例患者均进行了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率为61.3%(95%CI:42.2%-78.2%),客观缓解率(ORR)为87.1%(95%CI:70.2%-96.4%)(表3)。初治患者的CR率为68.2%(95%CI:45.1%-86.1%),ORR为90.9%(95%CI:70.8%-98.9%)(表3,图3)。


表3 疗效结果

biao 3.png


tu 3.png

图3 初治患者疗效结果


研究结论


PLM60具有良好的PK特征,与培门冬酶联用后PK特征不受影响。PLM60+培门冬酶方案在初治ENKTCL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来源:

Y. Huang, et al. 2022ESMO. Abstract #625MO.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