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近视的预防与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2022-09-15 12:27:41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本文件给出了中医适宜技术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法、预防与调摄等内容。适用于诊断为生理性远视储备不足、近视前期和低度近视的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1663216130780620.png

 

近视——临床的常见眼病

 

近视是临床常见眼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近视是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中医学称之为“目不能远视”“能近怯远症”,以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物清晰、常移近所视目标,且眯眼视物为主要临床表现。随度数不断升高,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甚者致盲,如青光眼白内障、黄斑病变等,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素质。

 

近视的诊断要点

 

近视:近视力正常,裸眼远视力<1.0,但能用凹球镜矫正。


临床症状:初期可伴有远距离视力不稳,用眼易疲劳、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歪头等。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


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力正常,裸眼远视力也正常,但睫状肌麻痹验光后其远视度数低于生理值。参考如下:4~5岁为+1.50 D~+2.20 D;6~7岁为+1.50 D~+1.75 D;8岁为+1.50 D;9岁为+1.25 D;10岁为+1.00 D;11岁为+0.75 D;12岁为+0.50 D。

 

近视的治疗

 

1.一般原则


根据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临床实际情况(年龄、接受度、依从性等)选择不同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根据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等)选择穴位、手法等。依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疗方等。相关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应符合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

 

2.耳穴压丸疗法

 

耳穴压丸可防控儿童青少年的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和低度近视,疗效显著(B 级证据,强推荐),主要体现在:疗效优于睫状肌麻痹剂(B级证据,强推荐)和非睫状肌麻痹剂(B级证据,强推荐);可控制患者屈光度进展(C 级证据,强推荐);延缓患者眼轴增长(共识建议);提高患者裸眼远视力(B级证据,强推荐);缓解患者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C 级证据,强推荐);酸胀不适(C 级证据,强推荐)]。

 

可单独使用耳穴压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前期、低度近视,或联合常规疗法(配镜、健康宣教等),或联合其他中医适宜技术(眼保健操、揿针等),效果突出(B 级证据,强推荐),主要体现于:控制屈光度进展(共识建议);延缓眼轴增长(C级证据,强推荐);改善裸眼远视力(C级证据,强推荐);提高眼调节功能(C级证据,强推荐);改善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C 级证据,强推荐);酸胀不适(C 级证据,强推荐);干涩不适(C 级证据,强推荐);视物不长久(C级证据,强推荐)]。

 

耳穴压丸具有无创伤、疗效持久的特点,用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见,患者依从性优势显著(共识建议)。

 

耳穴压丸用于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低度近视患者,可长期使用(共识建议)。

 

3.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要做到“准确、足时、足量、持久”八字方针。标准规范地做眼保健操具有改善视疲劳(眼干、眼酸、眼胀等)、提高患者调节灵敏度的作用(共识建议)。

 

4.揿针疗法

 

揿针防控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低度近视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视力,延缓患者屈光度进展,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共识建议)。

 

揿针防控儿童青少年低度近视,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常规疗法(配镜、健康宣教等)或其他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灸法等)联用。联用疗效主要体现在:可提高临床有效率(C级证据,强推荐);控制屈光度进展(共识建议);改善眼调节功能(共识建议)

 

揿针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儿童青少年患者接受度高、依从性好,具有进针浅、刺激小、针感长、操作简便的特点。偶有因个体原因,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属正常现象,且在正常承受范围内。临床可长期使用(共识建议)

 

5.灸法

 

灸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低度近视,可与其他中医适宜技术(眼保健操等)联用,防控效果良好(共识建议)。

 

灸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低度近视安全性高,依从性一般。运用时应询问患者灸材过敏史,关注灸材的燃烧情况,注意合理距离间隔、低能量避免热伤害,适当通风,如遇晕灸及时应对(共识建议)

 

6.针刺疗法

 

针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前期、低度近视,具有一定疗效(C级证据,强推荐),主要体现在:可控制近视前期患者屈光度进展(C级证据,强推荐);提高患者裸眼远视力(C 级证据,强推荐);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共识建议)。

 

针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前期、低度近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常规疗法(配镜、健康宣教等)或其他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眼保健操等)联用。联用疗效主要体现在: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有效率(B级证据,强推荐);控制屈光度进展(共识建议);提高裸眼远视力(共识建议);改善眼部症状(C级证据,强推荐)[如视物模糊(C级证据,强推荐);干涩不适(C级证据,弱推荐)]。

 

针刺用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依从性一般(共识建议)。

 

下载链接: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26772


参考资料: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实践指南(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2年6月第32卷第6期.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