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降低注射频率!胰岛素周制剂(Icodec)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2022EASD

2022-09-17 01:16:52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一周仅需使用一次的胰岛素——胰岛素周制剂Icodec,最新研究成果亮相2022EASD!

 

2022年9月19~23日,第58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将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部分学术内容已被提前披露。在本次大会上,有学者为我们介绍了“胰岛素周制剂Icodec”的最新研究进展。


1663348877495697.jpg

 

减少注射频率,令人期待的“胰岛素周制剂”

 

1921年,胰岛素首次被分离提纯,并很快应用于临床,但由于作用时间短,最初的胰岛素需要每天多次注射才能满足治疗需求。

 

1663348906866857.jpg

图1 胰岛素发展史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更长生物利用度、更低给药频率的胰岛素相继进入临床。但是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即使是每日一次的皮下自我注射胰岛素也为强化治疗带来了障碍,1型糖尿病患者则更是希望能够减少每日胰岛素注射次数。那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能不能再长一些?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的成功研发鼓舞了科研人员对“胰岛素周制剂”的探索。

 

备受关注的胰岛素周制剂Icodec

 

Icodec是一种研究性的每周一次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旨在覆盖患者一周的基础胰岛素需求。

 

2020年发表的研究显示,在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Icodec周制剂(每周用药一次)相比甘精胰岛素(每日用药一次),尽管研究采用了更为严格的剂量滴定方案(每周剂量增加28个单位)和更为积极的空腹血糖目标(3.9-6.0mmol/L),在降糖疗效(降低HbA1c)和安全性(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频率)方面,两者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

 

2021年发表于《糖尿病护理》期刊的两篇研究报告进一步扩展了Icodec的临床应用潜力。

 

研究一:对起始剂量的探索

 

将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治疗方案转换为Icodec或甘精胰岛素。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评估了两种Icodec起始方法的差异,其中一种是负荷剂量,即启动剂量为初始剂量的两倍。

 

结果表明,在连续血糖监测的15和16周期间,主要结果指标——TIR(3.9-10.0 mmol/L)Icodec组在统计学上显著优于甘精胰岛素,并且在数值上优于非负荷剂量方案。低血糖发生率与甘精胰岛素U100相当,且不受初始负荷剂量的影响。

 

研究二:对剂量调整方案的探索

 

在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以甘精胰岛素为对比,评估了三种Icodec不同滴定策略的差异,为期15周或16周,首要评价标准为CGM监测下的TIR(3.9-10.0mmol/L)。

 

甘精胰岛素组和其中两Icodec组的空腹血糖目标为4.4-7.2mmol/L,其中一组的每周剂量增量为28单位(相当于甘精胰岛素组4单位/天),而另一组的剂量增量较小,为21单位/周;第三组Icodec组一方面采用更为积极的空腹血糖目标(3.9-6.0mmol/L),同时采用较大的剂量增量(28单位/周)。

 

结果显示,所有组TIR均有明显改善,血糖目标越严格,低血糖发生率越高,但未发生严重低血糖,TBR很小。

 

研究作者认为,每周增量较小的药物滴定方案显示出血糖控制和低血糖风险之间的“最佳平衡”,主要的区别在于更严格的血糖目标(3.9–6.0 mmol/L)更容易出现低血糖,4.4–7.2 mmol/L的血糖目标对于任何一种滴定方法都是适合的。

 

两项最新研究成果亮相2022EASD!

 

1.Icode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2年,在本届EASD大会上共发布了两项研究成果。Diana Colleen M.Dimayuga博士分享了一项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比Icodec和甘精胰岛素U100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663349019695168.png

 

研究共纳入3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606名受试者,相比基础胰岛素,Icodec组平均TIR改善4.39%,平均HbA1c水平改善0.18%,平均FPG改善3.87mg/dl,P值均<0.00001。

 

1663349033346057.png

图2 两组TIR、HbA1c和FPG分析结果

 

相比基础胰岛素,Icodec组低血糖风险有所增加,其中1级低血糖事件显著增加。试验结束时HbA1c<7%的患者人数、任何不良事件或发生2/3级低血糖事件患者人数没有显著差异。

 

总之,本项meta分析显示,在未得到良好血糖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周制剂Icodec能够实现更好的TIR、HbA1c和FPG,但可能会带来更高的1级低血糖风险。

 

2.于不同部位给药,Icodec具有相似的药物暴露量和降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可能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注射皮下胰岛素。为了研究注射部位的选择是否影响胰岛素Icodec的暴露和降糖效果,本研究比较了胰岛素Icodec在不同皮下注射部位的给药情况,L. Plum-Mörschel博士分享了研究成果。

 

1663349058820479.png

 

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三期交叉试验,纳入25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22名男性;平均年龄60岁,平均BMI 30.7 kg/m^2),在大腿、腹部和上臂(间隔9-13周洗脱)接受单次皮下剂量胰岛素Icodec(5.6 U/kg)。在给药后840小时(35天)采集血液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在给药后36-60小时利用自动葡萄糖钳(血糖目标水平为7.5 mmol/L)评估降糖效果。

 

结果显示,总胰岛素Icodec暴露量(AUC0-∞,SD)在大腿、腹部和上臂单剂量皮下注射后相似(表)。腹部和上臂的最大浓度(Cmax,SD)高于大腿。单次给药后36-60h的降糖效果,各注射区域相当。

 

表1 研究结果

1663349075177495.png 


总之,研究显示,胰岛素周制剂Icodec可于大腿、腹部或上臂皮下注射使用,药物暴露量和降糖效果基本相同。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