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14: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语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钩端螺旋体病是急性
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表现多样。存在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如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脏受累从无症状的泌尿系统异常到需要维持性透析治疗的严重AKI不等。肾脏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管损伤及间质性肾炎,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或者坏死,管腔扩张,伴有透明管型和细胞碎片,肾间质
诊断
钩端螺旋体病基于暴露史、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但其临床表现模糊,很难与
目前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直接鉴别(检测样本中的螺旋体/DNA/从样本中分离的生物体)和间接鉴别(识别钩端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基于针对钩端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检测)(表1)。
表1 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室检测
注: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PCR,聚合酶链反应;NGS,下一代测序技术;IHA,间接
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虽然属于自限性疾病,且大多患者预后良好,但仍需早期给予积极治疗。特殊治疗包括
钩端螺旋体病相关肾脏疾病的治疗通常取决于临床症状,尤其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因此,钩端螺旋体病肾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是导致良好预后的主要因素。肾脏替代治疗(RRT),尤其是早期强化透析可降低钩端螺旋体病的病死率。针对AKI的逆转(由于钩端螺旋体病的直接毒素、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症),RRT应根据适应症、时机、方式和实施剂量进行。常见的RRT指征为“A-E-I-O-U”(酸
参考文献:
1.刘斌,谢波,梁彦超,黄彭,刘双柏,陈芳玮.致命性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09):1456-1458.
2.Chancharoenthana, W.; Leelahavanichkul, A.; Schultz, M.J.; Dondorp, A.M. Going Micro in Leptospirosis Kidney Disease. Cells 2022, 11, 698.
3.孙世仁. 自然疫源性疾病相关肾损伤[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7):56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