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亚太共识建议:结直肠癌筛查和息肉切除术后监测发布!

2022-09-20 09:58:42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亚太地区结直肠癌(CRC)患者数量最多,也是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文是第3版亚太地区结直肠癌筛查和息肉切除术后监测共识建议,亚太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组更新并修订了关于结直肠癌筛查和息肉切除术后监测的建议。
现将指南要点编译如下,希望对您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筛查方法及策略选择


陈述1


风险分层和序贯提供检测是亚洲 CRC 筛查的合理方法。


证据质量:Ⅰ;推荐等级:A


陈述2


已开发多种风险分层系统,没有单一分层方法被证明优于其他方法。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3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每年或每2年)或结肠镜检查(每10年)是亚洲首选的筛查试验。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4


亚洲基于粪便或血液的分子检测、胶囊结肠镜和 CT 结肠镜检查作为主要筛查工具的数据不足。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A


CRC筛查年龄


陈述5


亚洲年轻CRC患者(< 50岁)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男性和直肠癌患者。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6


在亚洲,将初次 CRC 筛查的年龄降低至 < 50岁尚未被证明具有成本效益。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B


陈述7


年龄较大本身不应成为排除健康者开始筛查的原因。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C


陈述8


若个体最近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在85岁时可以停止筛查,因为他们不太可能从进一步的筛查中获益。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C

 

有 CRC 或晚期腺瘤家族史个体的筛查


陈述9


医务者应询问CRC患者的家族史,以寻找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的可能性。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A


陈述10


有2个一级亲属(FDR)诊断为CRC或晚期腺瘤(不论任何年龄)的对象,应在诊断时年龄最小的FDR确诊的前10岁,或40岁时(依据更早的)开始筛查,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11


有1个FDR在年龄 < 60岁时诊断为 CRC 或晚期腺瘤的对象,应在诊断时年龄最小的FDR确诊的前10岁,或40岁时(依据更早的)开始筛查,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12


有1个FDR在>60岁诊断为CRC的对象,应在40岁时开始筛查,采用与平均风险个体相同的监测策略和间隔时间。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有一个或多个腺瘤的个体的监测


陈述13


结肠镜检查监测对医疗保健系统和个体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在亚洲,应研究最佳的监测方法和间隔时间。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A


陈述14


切除高风险腺瘤后,应在3年时进行结肠镜检查监测。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15


低风险腺瘤 (< 3个) 的监测应通过结肠镜和/或 FIT 进行,间隔时间与平均风险个体相同。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B


无蒂锯齿状病变的筛查和监测


陈述16


由于无蒂锯齿状病变属于癌前病变,应及时发现并切除。


证据质量:Ⅱ-3;推荐等级:B


陈述17


无蒂锯齿状病变在亚洲很可能诊断不足,在结肠镜检查时应仔细检查,尤其是右半结肠。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B


陈述18


通过提高对这些病变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其检测的培训,可增强无蒂锯齿状病变的检测。


证据质量:Ⅰ;推荐等级:A


陈述19


完全切除1个无蒂锯齿状病变 > 10 mm或 无蒂锯齿状病变伴有细胞学异型增生后,建议每3年一次进行结肠镜检查。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B


CRC筛查方案的质量保证


陈述20


FIT 方案的质量取决于对初始检测的依从性和检测结果的随访。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A


陈述21


在 CRC 筛查方案中,FIT阳性后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 3个月)并进行监测。


证据质量:Ⅱ-2;推荐等级:B


陈述22


在CRC筛查中,应检查并消除筛查监测和结肠镜检查依从性中存在的障碍。


证据质量:Ⅲ;推荐等级:B


参考文献:Sung J J Y, Chiu H M, Lieberman D, et al. Third Asia-Pacific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nd postpolypectomy surveillance[J]. Gut, 2022.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