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空腹酮体水平——2型糖尿病又一危险因素!| 2022EASD

2022-09-20 15:12:17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译者:邓玉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引言:2022年9月19日至23日,国际内分泌领域的重磅会议「2022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会上有学者分享了题为《普通人群中的空腹酮体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空腹酮体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WechatIMG4699.jpeg

 

酮体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

 

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上升,近期包括鉴别可能性生物标记物在内的预防策略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最近,酮体在这方面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关于这些代谢物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关系的数据非常少。因此,我们基于目前的前瞻性研究探讨了普通人群中饥饿性酮体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酮体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呈强正相关

 

这项来自PREVEND的队列研究纳入了3786例初始无糖尿病的普通人群,采用核磁共振光谱法测定基线的空腹酮体浓度。

 

研究发现,76名受试者(7.3%)在中位[IQR]随访7.3[5.6-7.7]年期间发展为2型糖尿病。在Kaplan-Meier分析中,基于性别分层的酮体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呈强正相关(对数秩检验,P<0.001),这一结果在校正了包括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hsCRp、HOMA-IR、总胆固醇、HDL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肌酐、eGFR和尿白蛋白浓度在内的几个相关混杂因素的Cox回归分析中得到证实(aHR每增加1SD,95%CI 11.84[5.55,25.25],P<0.001),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此外,3-β-羟基丁酸(95%CI 13.27[6.18,28.53],P<0.001)、乙酰乙酸/丙酮(95%CI 3.87[2.1,7.13],P<0.001)分别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在仅包括无代谢综合征个体的敏感性分析中,结论没有改变(95%CI 9.18[2.99,28.22],P<0.001)。将酮体水平添加到弗雷明汉糖尿病风险评分中可以改善模型拟合(P<0.001)。

 

本文小结

 

在普通人群中,空腹血浆酮体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独立于其他几个公认的风险因素。这些结果可能有对糖尿病预防和饮食策略有重要意义。

 

译者介绍

 邓玉杰.png

邓玉杰




内分泌专业,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一直从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基础与临床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科技公共计划项目各一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SCI文章10余篇,申请到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均为第一位)。擅长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肾上腺、甲状腺等相关疾病的诊疗。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