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14:55:42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承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红细胞疾病(
C5补体抑制剂在PNH治疗中的应用有待普及
PNH是一种十分少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发病率小于十万分之一,常见临床表现为贫血和血红蛋白尿。由于PNH发病率低且发病隐匿,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仅出现贫血,而未出现血红蛋白尿。因而,PNH常有误诊或漏诊情况发生。
PNH的常规治疗以控制溶血发作为主。控制溶血发作包括激素治疗、
随着对PNH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PIG-A基因突变是PNH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PIG-A基因突变可导致血细胞膜表面的GPI锚连蛋白缺失,致使补体替代途径抑制无效,进而引起血管内溶血。由此,C5补体抑制剂应运而生,但该治疗方案目前在我国尚未普及应用。随着国家对罕见病治疗的重视,相信在未来能有更多的新药应用于PNH患者。
PNH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流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医院在PNH患者中应用了
PNH血栓形成发生率和致残率均低
血栓形成是PNH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国外,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30%以上。但在黄种人中,血栓形成发生率仅为3%-5%。PNH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内溶血激活凝血系统而导致。由于静脉血栓的发生对PNH患者的预后有极大影响,PNH抗凝治疗在临床中十分受重视。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方针,血栓形成的致残率极低。
PNH的发病高峰期在20-4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年龄段正处于女性育龄期,妊娠可导致PNH患者溶血发作更频繁且发作程度更严重。但若患者意外怀孕且生育意愿强烈,则遵循患者意愿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与治疗。在妊娠期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于妊娠期患者的管理应注意两点:(1)保证胎儿的安全,给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以保持患者血红蛋白>60g/L,以此保证胎儿的发育;(2)必要时采用小剂量抗栓治疗,以减少患者妊娠期间的并发症风险。
万鼎铭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级知名专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支部书记、血液内科副主任、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 委员
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河南省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