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研究揭示糖尿病肾病「eGFR发展轨迹」,确诊前5年下降最快!|2022EASD

2022-09-22 09:58:5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译者:李伟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引言:2022年9月19-23日,国际内分泌领域的重磅会议「2022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会上有学者分享了题为《糖尿病肾病患者eGFR的发展轨迹》研究。

 

 1663812078857030.jpeg

 

明确DN患者eGFR的发展轨迹助于管理

 

糖尿病肾病(DN)是1型糖尿病(T1D)和2型糖尿病(T2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特征是肾功能进行性丧失、血压升高以及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过去几十年推进糖尿病管理对诊断为DN患者的进展和预后的影响需要更新。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自DN诊断时eGFR随时间的发展轨迹。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搜集从2001年至2020年间丹麦哥本哈根Steno糖尿病中心门诊就诊人员的电子健康记录的数据。纳入标准是:T1D/T2D和DN,定义为间隔>60天的2次单独测量的尿白蛋白与肌酐比(UACR)>30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mg/24小时。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分别计算T1D和T2D的个体eGFR轨迹,该模型具有年龄、性别、DN诊断日期、DN持续时间以及个人随机效应和DN持续时间的固定效应。

 

eGFR的下降趋势逐渐减弱

 

T1D队列包括891人,59.7%为男性,DN诊断时的中位(IQR)年龄为50(38-62)岁。图1A显示了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0岁时诊断为T1D和DN的人的eGFR估计轨迹。DN诊断时的eGFR随时间增加,每日历年增加1.8ml/min/1.73m^2。

 

T2D队列包括1447人,71.9%为男性,DN诊断时的中位(IQR)年龄为65(58-72)岁。图1B显示了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65岁时诊断为DN的人的eGFR估计轨迹。诊断DN时的eGFR每日历年增加0.7ml/min/1.73m^2。

 

T1D和T2D的结果显示,eGFR发展轨迹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eGFR的下降趋势逐渐减弱,但诊断为DN后的前五年下降更快。


 图1 egfr.png

图1. 糖尿病人eGFR随时间变化情况

 

本文小结

 

在过去20年中,诊断DN时的肾功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在T1D中。此外,诊断后的eGFR下降似乎在最近几年被诊断时减弱。这可能是诊断后患者认识提高和治疗后的原因。

 

译者介绍

 李伟芳.png

李伟芳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曾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学习,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系统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对老年患者多系统疾病的综合判断及精准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