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非诺贝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新选择?| 2022EASD

2022-09-23 14:58:01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译者:韩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引言:2022年9月19-23日,国际内分泌领域的重磅会议「2022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会上有学者分享了题为《非诺贝特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一项倾向性匹配队列研究》的研究报告,为加深对非诺贝特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了解提供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1663916321515294.jpeg

 

探索非诺贝特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旨在研究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非诺贝特的使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是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

 

在这项倾向匹配队列研究中,在T2D和代谢综合征(病程≥30年)接受他汀治疗患者中非诺贝特联合他汀组(n= 23,692)和他汀类单药组(n= 46,223) 以倾向评分为1:2比例进行匹配。主要观察的结果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的变化,包括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除、激光光凝、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与视网膜脱离。

 

非诺贝特带来显著治疗获益

 

➤就主要结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而言,他汀类单药组的患者每1000人年的发生率为14.25,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为每1000人年的发生率为12.65,非诺贝特联合他汀组优于他汀类单药治疗组。主要转归的风险显著低(HR 0.89;95%CI 0.83~0.96;P =0.001)。

 

➤基线中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加用非诺贝特治疗后明显获益(HR 0.86;95%CI 0.78~0.94;p=0.001);

 

➤另外,和他汀组相比,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的患者中玻璃体出血风险明显降低(HR 0.87;95%CI 0.78-0.96;p=0.008),激光光凝治疗(HR 0.89;95%CI 0.81~0.98,p=0.022)和玻璃体内注射治疗(HR 0.78;95%CI 0.66~0.92;P =0.003)的患者比例减少。入组人群基线时不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点与治疗效果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

 

结论

 

在这项倾向加权队列研究中,T2D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非诺贝特联合他汀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明显低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

 

译者介绍 

 

韩婕.png

韩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任甘肃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秘书,曾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Hvidovre hospital 、天津医科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David Geffen 医学院进修访问交流学习。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参与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REACTION研究)2次随访,参与甘肃省科技项目3项,参与发表论文9篇,主持科研项目3项,参编专著2部,获得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甘肃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担任美国UPTODATE中文顾问翻译专业文献5篇。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