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的评估,最新指南来了!

2022-09-26 17:08:06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也是导致预期寿命受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基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重点关注对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心脑共患),以及针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 或合并症进行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关于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评估,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评估为预防心脑共患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基层医疗机构应着重做好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应及时转诊。


冠心病病情评估


(1)稳定型心绞痛胸痛症状评估


心绞痛严重程度分为4级。


1级:一般身体活动(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但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出现心绞痛;

2级:一般身体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精神应激、醒后数小时发作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米以上或登楼1层以上发生心绞痛;

3级:一般身体活动明显受限,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米以内或登楼1层发生心绞痛;

4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2)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PCI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处于稳定阶段的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可考虑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①近1个月频发心绞痛;

②休息时(自发性)心绞痛;

③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并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
(3)处理决策
稳定型心绞痛胸痛评估为3级或4级以及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诊断,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评估


(1)缺血性脑卒中分期


依据病程分为急性期:发病后1个月内,病情最严重,需及时正确的治疗;恢复期:发病后2~6个月,通过治疗,二级预防及中医理疗、中医康复等措施,急性期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得到改善;后遗症期:发病后6个月以上,生命体征稳定,症状和体征不再进展,可存在一定程度后遗症。


(2)复发脑卒中


既往脑卒中病史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应考虑复发脑卒中。


①新出现的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②新出现的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④双眼向一侧凝视;

⑤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眩晕呕吐

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⑧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3)处理决策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病史3个月以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建议在上级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和康复,怀疑再发脑卒中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明确诊断,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心脑共患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


心脑共患患者均被认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超高危人群,以此为依据确定治疗决策和危险因素控制目标。治疗不依从、危险因素控制不达标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均会增加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治疗依从性


心脑共患具有规范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对因素控制和长期预后起到关键作用。基层医疗机构应经常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醒、帮助患者按医嘱服药。治疗依从性评估包括药物种类、药物剂量、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


(2)危险因素控制


以下危险因素与再发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包括:①糖尿病;②高血压;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④慢性肾脏病3期或4期;⑤吸烟。应评估患者伴随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情况,控制标准见原文。


(3)其他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包括合理膳食、身体活动、健康心理、健康体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凝因素、口服避孕药等。


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诊断评估流程


1664183512806133.png


以上内容摘自: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脑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等.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2022[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 22(04): 1-19.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