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6 10:36: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编辑:小园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是欧洲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2022年ESMO大会于2022年9月9日-13日以线下(法国巴黎)结合线上的方式举行,ESMO大会涵盖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将为临床实践、多学科讨论等提供广阔、卓越的学术平台。肺癌领域有多项重磅研究亮相今年ESMO大会。
今年ESMO大会上,III期CROWN 研究公布更新结果,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公布CROWN 研究亚洲亚组结果。详情如下:
吴一龙教授、周清教授团队:III期CROWN 研究亚洲亚组结果公布
背景:
洛拉替尼是具有血脑屏障穿透力的第三代ALK TKI。既往III期CROWN 研究 (NCT03052608)显示,洛拉替尼可改善初治晚期 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随访18.3个月时,洛拉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分别为未达到和9.3个月(HR=0.28,P<0.001),在基线有可测量脑转移病灶患者中,洛拉替尼显示出较好的颅内(IC)抗肿瘤活性,客观缓解率(ORR)达82%,克唑替尼组ORR为23%。今年ESMO大会上,吴一龙教授、周清教授团队公布了亚洲亚组36个月随访结果。
方法:
入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洛拉替尼(100mg,每天一次)或克唑替尼(250 mg,每天两次),分层因素包括脑转移(是/否)和种族(亚洲/非亚洲)。主要终点是由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评估的PF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ORR、颅内ORR(IC ORR)、IC进展时间(IC TTP)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结果:
在亚洲亚组中,共12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洛拉替尼组(n=59)或克唑替尼组(n=61)。2021年 9 月20日数据截止时,洛拉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 PFS(由BICR评估)分别为未达到和11.1个月(HR=0.40;95% CI,0.230-0.710)。
PFS结果
与克唑替尼相比,洛拉替尼可明显改善患者ORR (78% vs 57%)和 IC ORR(73% vs 20%)。
疗效分析
与克唑替尼相比,洛拉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IC TTP更优,两组的中位IC TTP分别为未达到和16.6个月(HR=0.03, 95% CI,0.004-0.200)。
IC TTP结果
洛拉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分别80%和8% vs 62%和13%患者发生全因3/4 级治疗期间出现不良事件(TEAE)和导致治疗中止的 TEAE。未出现新的不良事件。
安全性分析
结论:
CROWN 研究亚洲亚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总人群一致。研究数据支持,洛拉替尼可作为基线有/无脑转移ALK重排阳性亚洲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III 期 CROWN 研究:长期颅内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更新
背景:
III 期 CROWN 研究(NCT03052608)结果证实,与克唑替尼相比,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 (LOR)可为初治ALK重排阳性NSCLC患者带来持久的全身和颅内抗肿瘤活性。CROWN 研究既往分析发现,与克唑替尼组相比,洛拉替尼组的CNS毒性有增加。因此,研究者进行了3年随访,以进一步评估了洛拉替尼的长期颅内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96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口服洛拉替尼组(100 mg,每天一次)或克唑替尼组(250 mg,每天两次)。对CNS不良事件(AE)进行分类,并在洛拉替尼治疗间隔期计算认知、情绪、言语和精神病事件的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IC-TTP,根据16周剂量减少情况进行 IC-TTP界标分析。
结果:
对于基线脑转移患者,洛拉替尼(n=37)vs克唑替尼(n=39)的IC-TTP HR 为 0.10(95% CI,0.04-0.27)。对于无脑转移患者,洛拉替尼(n=112)vs 克唑替尼(n=109)的IC-TTP HR为0.02(95% CI, 0.002-0.14)。
基线脑转移患者的IC TTP
基线无脑转移患者的IC TTP
在149例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37例(24.8%)患者在不到6个月时、14 例(11%)患者在治疗6个月-1年期间、18例(15%)患者在治疗1-2年期间、10例(10%)患者在治疗2-3年期间、仅2例(2%)患者字在治疗超过3年时发生全因CNS不良事件。总共发现103 例 CNS不良事件。其中,61例(59.2%)事件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得到控制:32例(31.1%)患者自发消退,1例(1.0%)患者改善,28例(27.2%) 患者未消退。26例事件通过减少剂量和/或中断剂量可进行管理。CNS不良事件导致 2例患者停药。
3年内,随着时间推移,CNS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发病率逐渐减少。
3年内不良事件逐渐减少
IC-TTP界标分析显示,16周内,有或无洛拉替尼剂量减少患者的疗效相当。
界标分析
结论:
III期CROWN研究随访结果显示,在基线有/无脑转移NSCLC患者中,洛拉替尼组的颅内疾病进展时间优于克唑替尼组,CNS不良事件仅导致2例患者停止治疗。3年内,随着时间推移,CNS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发病率逐渐减少。长期随访结果证实,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仍然可控,并且洛拉替尼剂量减少并不影响颅内疗效。
参考文献:
992P-Updated analyses from the CROWN study of first-line lorlatinib v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2022 ESMO.979P Long-term intracranial safety and efficacy analyses from the phase III CROWN study.2022 ES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