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6 23:42:35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聆听血液之音,感知生命律动,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于2022年9月23-2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召开。
会议现场
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是全国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会议,是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最重要的学术活动,既为活跃在科研前沿的血液学家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也是对国内血液学发展最新成果的一次检阅。本次会议以“尊重、传承、协作、创新”为主题,特邀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施一公院士、陈国强院士、邵峰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振义院士、曹雪涛院士、陈赛娟院士领衔开讲,众多国内知名领域内专家学者出席并作大会报告,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共话血液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医脉通特整理大会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大会开幕式
赵维莅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主持下,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赵维莅教授致辞
吴德沛教授致辞
宁光院士致辞
范先群院士致辞
徐建光会长致辞
王大方副秘书长致辞
探索不止,共话衰老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程涛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介绍了对老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的若干思考。陈院士表示,老年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患者的70%,但临床试验只占25%。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而言,其患者5年生存率在55岁以后急剧降低,老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防治势在必行。而老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防治具有手术治疗恢复周期长、药物治疗耐受性低等特殊性,亟待研发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特异诊断标志物、靶向化合物、免疫治疗药物等。
陈竺院士作精彩报告
冲云破雾,共探免疫炎症新机制及新型免疫药物研制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和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曹雪涛院士作精彩报告
奋楫争先,聚焦中国成人白血病诊疗登记系统进展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工程院陈赛娟院士汇报了中国成人白血病诊疗登记系统进展。我国成人AML患者(non-M3)的5年OS率为33%,ALL患者的5年OS率在40%左右,与国际治疗水平相当。但老年AML患者的5年OS率不到20%,需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的治疗。基于基因组学的精准诊疗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白血病专病数据库已显示出基于分子分型诊断和治疗的优势,对于早期发现高危患者,早防早诊早治、提高白血病防治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陈赛娟院士作精彩报告
荣誉致敬时刻
在大会荣誉致敬时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首先表示,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血液学有记录的发展史共42年。在这42年中无数的血液学的前辈为新中国血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取得了无数令人赞叹的成就。他们的成就为今天血液领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德沛教授宣读了荣誉致敬名单。
荣誉致敬名单
砥志研思,探讨MEITL合并NK细胞克隆性增生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王振义院士作精彩报告
笃行不怠,前沿基础研究推动医药创新发展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施一公院士分享了“前沿基础研究推动医药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举例介绍了基础研究如何推动临床和药物研发,详细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症(AD)中载脂蛋白E(APOE)对绝大多数AD患者的影响,揭示了APOE对神经元的胆固醇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以及这种代谢调控对神经元功能特别是学习记忆过程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APOE4导致
施一公院士作精彩报告
精益求精,共论FBXO22和白血病生成的关系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中国科学院陈国强院士剖析了FBXO22和白血病生成的关系。PTEN是一个强效抑癌基因,细胞核内的PTEN主要介导其磷酸酶非依赖功能。在多种肿瘤进程中存在核PTEN蛋白表达减少,但细胞核内PTEN比细胞浆中PTEN更不稳定,更易被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FBXO22可以促进核PTEN的泛素化,特异调控核内PTEN稳定性,而不影响浆PTEN,并且能通过抑制核PTEN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促肿瘤作用,为以激活PTEN为靶标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依据。
陈国强院士作精彩报告
勇立潮头,细胞焦亡角逐抗肿瘤新未来
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邵宗鸿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开彦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邵峰院士分享了细胞焦亡在抗肿瘤领域的新突破。细胞焦亡在抗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身性细胞焦亡是导致
邵峰院士作精彩报告
结语
奋起扬帆正当时,凝心聚力创辉煌!本次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在线上线下成功举办,众多著名血液病专家云集,聚焦血液领域发展,深入地探讨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等诸多内容,共襄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这一盛事,希望未来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进一步激发血液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打造和完善我国血液学科技创新的体系,用优质的医疗服务汇集更多的患者,不断推动血液学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2030”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