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01:05:48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2022年9月24日,《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共识(2022版)》(以下简称《共识》)发布会在上海市成功召开。《共识》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以下简称“学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我国移植现状,齐心协力共同编撰,明确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治疗原则和规范流程,旨在更好地规范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诊疗策略,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临床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造福更多临床患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发布会(2022)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组长张晓辉教授的带领下,公布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南或共识,为我国乃至世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晓辉教授
主席致辞
《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社长董文革致辞道,学组在张晓辉教授等多位血液学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制定了系列专家共识,明确了移植治疗原则和规范。系列共识或指南的发布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移植领域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造福更多患者。
董文革社长作精彩致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认为,本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发布会是一种向国内甚至国际同道展示我国移植“姿态”的契机,意义重大。移植在血液肿瘤尤其白血病方面疗效显著,但仍有约10%的患者存在移植相关死亡问题,希望血液学同道能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突破。
黄晓军教授作精彩致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德沛教授作精彩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肿瘤领域非常关键的治疗手段,既往国内仅少数医院能够进行移植,但在我国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移植目前已发展到了高峰阶段,且将持续蓬勃发展。
沈志祥教授作精彩致辞
哈尔滨
马军教授作精彩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认为,我国每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及移植后五年生存率等数据充分说明了国内移植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期待学组继续发光
胡豫教授作精彩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自敏教授致辞道,15个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指南和共识的发布能够很好地指导血液人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期待血液科医生创造奇迹,让血液肿瘤患者实现更长生存。
孙自敏教授作精彩致辞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
徐开林教授作精彩致辞
大会主席团合影
经过大会主席团的精彩致辞后,线下会场及线上专家进行了合影。
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发布会合影留念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2021-2022年度工作总结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韩明哲教授的主持下,张晓辉教授对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2021-2022年度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
张晓辉教授作精彩报告
2021年6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通过全方位学术覆盖、多形式学术交流、针对性会场设置等对移植相关进展做了精彩呈现。为提升我国移植规范化水平,学组组织撰写/参与15项国内外指南或共识,同时,开展了多项全国多中心研究,积极推动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学科发展。此外,学组举办了造血干细胞护理进展及移植病房管理学习班等,为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同仁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另外,学组积极推动移植纳入医保,并参与“国家标准化血液疾病诊疗中心”帮扶项目,切实为患者争取权益,推动行业发展。在学术成果方面,学组也发布了多部移植相关手册和标准,并发表多篇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工作汇报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依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许兰平教授对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分享。
许兰平教授作精彩报告
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登记组已有174家中心或医院进行了登记。2020-2021年数据统计显示,移植例数最多的分别为北京、广东、江苏等省份,全国移植进展较为迅速。登记组目前已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为国际移植领域补充了许多中国数据,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登记组数据显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在孙自敏教授的主持下,张晓辉教授解读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的相关信息。
张晓辉教授作精彩报告
侵袭性真菌(IFD)感染是威胁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常见合并症,对其进行规范化诊疗对改善患者生存非常重要。这部共识是国内首部针对移植后IFD诊治的专家共识,目前初稿已形成,期待各位专家同道共同探索,积极为共识制定提出宝贵意见,促成共识早日发布。
眼部慢性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的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分享了眼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的相关信息。
张曦教授作精彩报告
眼部GVHD发生率高达40-60%,60-90%的患者伴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防治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姜尔烈教授的主持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依教授分享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的相关信息。
罗依教授作精彩报告
HBV在世界范围内感染率较高,中国更是高流行地区,5-6%的人群中携带乙肝抗原。HBV感染者接受强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时存在HBV再激活的风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治疗因强免疫抑制剂组合、复杂的整体治疗方案、大剂量激素使用等因素的存在,具有更高的HBV再激活风险。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移植后防治HBV再激活的专家共识,因此这部共识的制定对填补领域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苏宁教授的主持下,姜尔烈教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结核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分享。
姜尔烈教授作精彩报告
中国是结核感染和潜伏结核感染负担较重的地区之一,allo-HSCT受者结核病发生率是普通人的10-40倍,该病严重威胁allo-HSCT患者的生存。早期诊断、及时抗结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尽早识别结核感染需要高度的临床认知和特定的实验室检查,且抗结核药物与免疫抑制物经常相互影响,导致抗结核治疗尤为复杂,因此制定有关该病的移植指南至关重要。期待该共识能够尽快应用于临床,使相关治疗能够有章可循。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在陈苏宁教授的主持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晓雯教授介绍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的相关信息。
唐晓雯教授作精彩报告
Allo-HSCT后神经系统合并症较为常见,总发生率2.8%-70%,且合并症患者长期生存率低,预后较差。基于Allo-HSCT后神经系统合并症病因复杂、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临床易误诊或延迟诊断且国内外尚无allo-HSCT后神经系统合并症诊治的专家共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有关该疾病的中国共识。
移植领域拟开展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概览
在陈苏宁教授的主持下,张晓辉教授分享了在移植领域拟开展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情况。
张晓辉教授作精彩报告
移植领域拟开展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包括
会议总结
刘开彦教授作精彩总结
以终为始,扬帆起航,会议最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开彦教授做了精彩总结,表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在张晓辉教授的带领下,学组秘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于谦教授落实组织工作,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斐然成就。这些指南或共识的发布将极大促进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且多部属于国际首发,意义非凡。此外,多项全国多中心的研究也正在进行。相信未来在张晓辉教授的领导下,在各界同道的积极支持下,未来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将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