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10:17:14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编辑:游士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临床试验是评估一个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治疗策略得到临床广泛认可的必经之路。在临床试验的设计中,尽管OS通常被认为是最具临床意义的研究终点,但由于随访时间和成本考虑等客观限制,研究者通常会用替代终点进行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在
研究背景
在结直肠癌相关的临床研究中,将RFS等指标作为替代终点缩短了随访时间,加快了试验进程,因此这一策略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RFS已被证实和OS高度相关。然而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复发后的局部治疗和全身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OS,因此这一相关性是否仍然存在尚属未知。基于此,研究人员进行了这项分析,旨在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RFS和OS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该替代终点的充分性。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和meta分析,研究者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前瞻性数据库中,回顾性收集了于1991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接受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的成年患者数据。研究者通过Kaplan-Meier法评估了患者于不同时间点的OS率和PFS率,并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估了这些数据之间的成对相关性。
此外,研究者还对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辅助治疗III期临床试验进行了meta分析,以评估患者RFS和OS危险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在MEDLINE上搜索了从数据库创建至2022年1月1日,且以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策略为分析对象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最终共纳入6项研究,如表1所示。
表1 meta分析纳入研究概览
研究结果
在回顾性分析中,数据库中共有3299例患者的数据,其中2983例符合研究的纳入标准。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经中位8.4年的随访后,1995例患者(67%)疾病复发,1684例患者(56%)死亡。患者的中位RFS为1.3年(95%CI,1.3-1.4),中位OS为5.2年(95%CI,5.0-5.5)。在1684例死亡患者中,1428例(85%)曾发生疾病复发,从复发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2.0年(范围:0.0-23.4)。针对1995例复发患者RFS和O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截止时存活(左)和死亡(右)的复发患者RFS和OS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RFS率和OS率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各时间点的平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范围为0.30(标准差为0.17)至0.56(标准差为0.13),提示RFS和OS之间的成对相关性为低至中等。
表2 患者RFS和OS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表
此外,为了消除不同时期治疗方案的潜在影响,研究者对患者队列进行了分层,分别为早期队列(1991-2000年)和当代队列(2001-2019年)。针对两个队列的分析显示(图2),当代队列患者的RFS与早期队列相似,但OS较早期队列有所改善。
图2 早期患者与当代患者的RFS(左)和OS(右)表现
针对不同队列患者RFS率和OS率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如表3所示,早期队列各时间点的平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范围为0.29(标准差为0.35)至0.66(标准差为0.24),当代队列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31(标准差为0.21)至0.49(标准差为0.19),成对相关性依然为低至中等。
表3 早期和当代患者RFS和OS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表
在针对6项III期临床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中,共计1185例患者被纳入分析,患者RFS和OS危险比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20(p=0.71),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图3)。
图3 meta分析中患者RFS和OS危险比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论
对于接受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本研究是评估RFS和OS之间相关性的最大回顾性分析。研究提示,此类患者从复发至死亡的时间间隔较长(0.0-23.4年),RFS和OS之间的相关性仅为低至中等。而meta分析也发现,RFS和OS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因此,研究者指出,对于接受肝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本研究的数据不支持RFS作为OS的替代终点,若试验设计时将OS作为主要终点不可行,则应考虑其他研究终点。
参考文献
Ecker BL, Lee J, Saadat LV, et 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versus overall survival as a primary endpoint for studies of resected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Oncol. 2022;S1470-2045(22)0050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