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2 19:29: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安“医”乐业》是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与医脉通合作的人文案例收集项目。泌尿外科系列医师访谈将聚焦
人们常说,医生是一个伟大而神圣、受全社会尊敬的职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赞誉与光环之下还藏着多少血汗功夫?只有承得起不一般的重量,才会被人们称做栋梁。医生要扎根临床工作中,在诊室、在病房、在手术台坚守、奔走,守护患者的健康;要投身医学研究里,在繁巨混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在寒暑深夜的书案上字斟句酌,探索疾病的本质。夙兴夜寐,文武双全,是实至名归的人民卫士。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建伯教授,为我们分享泌尿外科医生既要“修文”又要“讲武”的成长历程。
医者千面,文武兼济,立足患者谋获益
不管是影视演绎,还是真实的新闻报道,医生的形象总是辛苦而忙碌的。但医学专业精深广博,普通人对这一职务往往不具备清晰的认知,常常只知其辛苦,而不知其为何辛苦。对此王建伯教授表示,医生是一项很充实的工作,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综合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一岗位,才能承受住工作中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医生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首先是治愈者,医生的主业无外乎治病救人这四字,通过对临床指南的学习掌握规范的治疗方法,以患者为中心,为使患者获得最大生存获益而努力,是每位医生最大的职责。但医生又不仅仅是临床工作者,更是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学者,新的药物与治疗技术都是无数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晶。
除了临床工作与学术研究,随着”健康中国2030“理念的普及,面向公众进行健康科普也成了医生当仁不让的职责。为患者讲清疾病与治疗方案的来龙去脉,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沟通,营造和谐温暖的诊疗环境,同样也是医生分内之事。既要治病,又要研究,还要承担科普沟通责任,王建伯教授表示,虽然在不同的工作范围内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医生修炼”十八般武艺“的落足点始终都是为患者谋获益。
磨砺出锋,精益求精,操刀解危保平安
在临床诊疗体系中,手术是对医生体力与精力要求最高的工作内容之一。谈起外科医生的成长,王建伯教授表示,医生的培训十分严格,各级医生间具有明确的分工。在获得独立完成手术的机会前,医生必须在主刀医师的带领下,充分学习手术相关知识,不仅要对手术中的每个步骤胸有成竹,还要通过实际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技法,只有真正吃透一门手术,才能在手术台上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此外,王建伯教授表示,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成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的必备素养,精益求精是外科医生的职业理念。当外科医生通过观摩实践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后,对手术的解读能力也随之提高,这时便能发现手术中的不足之处或尚待优化的突破点。医生需要通过进一步学习交流,不断优化手术操作,增强自身专业能力,保证手术的规范性。
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深正体现着医生对自身岗位的专注与热爱,也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医生在手术中克服体力与精力的巨大消耗,保持最佳状态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学海无涯,研精毕智,寻根究底破奥秘
临床中尚存许多未被攻克的医学难题,王建伯教授表示,医生不能拘泥于现有认知,固步自封永远不会进步,只有保持思考与疑问精神,才有希望为患者开拓更高效的治疗路径。临床研究是推进临床规范化的重要动力,承担科研工作有助于医生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疾病,积累更丰富的诊疗经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医生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培养起良好的科研思维,并善于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科学的研究解决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整体,共同促进了医疗技术的突破,推动人类医学持续向前发展。
专家心语
不管是坚守临床岗位,操刀上阵为患者规范治疗,还是在科研工作中埋首耕耘,寻找攻克疾病的突破口,临床医生时刻承受着身心的双重考验。王建伯教授对此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医学保持热爱,那么在努力付出的同时也能收获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尽管繁重的工作会不可避免地侵占个人生活,但人民的生命健康重如泰山,亲眼见证患者得到拯救时发自内心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就是医者行医初心的最好注解。
身为医生,工作与生活往往无法分割。王建伯教授希望临床工作者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酣畅淋漓地奋斗,尽情尽兴地生活,拥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特别鸣谢:北京安斯泰来医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