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CSH|韩为东教授: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回顾和展望
2022-10-06 20:20:49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于2022年9月23-25日在上海盛大开幕,以“尊重、传承、协作、创新”为主题,特邀国内外著名专家共话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本次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韩为东教授以“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回顾和展望”为题,介绍了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与现状。
CAR-T疗法的发展与国内现况
2011年首个接受CAR-T疗法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例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如今该患者已无复发生存了11年,CAR-T疗法也从个例应用至整个血液肿瘤的患者群体。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的监管政策不断革新,政府、医院、研究所、企业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使CAR-T疗法的开发和试验更为顺畅。因此,中国CAR-T疗法的进展位居全球前列。此外,国内CAR-T疗法相关临床试验涉及多种靶点及血液系统肿瘤。韩为东教授表示,中国CAR-T疗法的成绩卓越,但中国目前需要加强自主发现治疗靶点的能力。
CAR-T疗法在淋巴瘤领域的进展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领域中,三种靶向CD19的CAR-T产品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ZUMA-1试验)、Tisagenlecleucel(tisa-cel;JULIET试验)和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TRANSCEND试验)在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有一定差异,12个月OS率分别为59%、48.2%和57.9%。ZUMA系列试验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疗效,发表于2022年新英格兰杂志的ZUMA-7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axi-cel组和传统化疗组的ORR和CR率分别为83% vs 50%和65% vs 32%,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分别为8.3个月和2个月(P<0.0001)。基于该试验结果,2022年4月1日FDA批准了axi-cel作为大B细胞淋巴瘤的二线疗法。
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NHL治疗领域中的探索还不止于此,双靶点CAR-T治疗B-NHL明显改善CR率和PFS。韩为东教授团队于2020年发表于BLOOD杂志的一项开放标签、单臂1/2a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CD19和CD20双靶点CAR-T疗法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ORR高达75%。
CAR-T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进展
在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研究者最初以CD19和CD138等靶点探索CAR-T的疗效。后来研究者发现相较于CD19和CD138,浆细胞普遍表达BCMA,且BCMA能够促进浆细胞的成熟和增殖。2020年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靶向BCMA的CAR-T疗法在MM患者中的平均ORR达到80.5%,中位PFS达12.2个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开林教授团队在2019年Lancet Hematology上公布了靶向CD19序贯靶向BCMA CAR-T疗法在MM患者中的研究数据,结果表明20/21例(95%)患者达到客观缓解。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德沛教授团队2020年在Biomarker Research上发布了新研发的靶向CD19和BCMA双靶点CAR-T疗法在MM体内外试验的数据,结果表明双靶点CAR-T对MM细胞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韩为东教授表示,MM的CAR-T治疗还在不断探索,目前新发现的SLAMF7/CS1和GPRC5D靶点未来可能为MM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CAR-T疗法在白血病领域的进展
韩为东教授团队2015年在Molecular 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接受靶向CD33 CAR-T疗法的病例,该患者接受CAR-T疗法后达到了CR并能序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目前在AML CAR-T治疗领域内,除CD33靶点外,CLL1也是重点关注的靶点。2022年吴德沛教授团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的一项研究表明,两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且接受靶向CD33 CAR-T疗法失败后的AML患者,在接受PD-1沉默的靶向CLL1 CAR-T疗法后,均达到完全分子学缓解,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8个月。韩为东教授表示,尽管在AML领域CAR-T开发相对较晚,但依然稳步向前,有望为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总结
韩为东教授总结道,从上述多个临床试验发现,CAR-T疗法已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领域内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通用型CAR-T、CAR-T相关不良事件管控等问题也在进一步探索中,有望为患者带来更优更安全的CAR-T治疗方案。

韩为东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百千万人才
首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
主要从事肿瘤治疗抵抗机制与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973课题2项、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专项原创1项,面上项目7项,北京市生物技术前沿项目1项,获得企业投资3项,4项临床治疗技术企业转让
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主编专著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CO、Cell Res、Blood、Nature Cancer、CCR、NAR、JNCI、Nat.Comm.、JHO、Leukemia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100余分
参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4项
2015年,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并担任首届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