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11:51:43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4个月无事件生存(EFS24)是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
研究方法
从分子流行病学资源库(MER)中筛选出2002年9月-2015年6月就诊的初治MCL患者,队列1(2002年-2009年,n=175),队列2(2010年-2015年,n=168)。入组患者按照医生的治疗选择进行管理,前3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系统跟踪随访,之后每年一次。OS定义为从诊断时(或EFS24定义的事件)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研究结果
队列1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41-95),队列2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32-96),两组患者基线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与队列1相比,队列2患者EFS率和OS率更高(5年OS率:68.4% vs 59.2%;HR=0.68,95%CI=0.50-0.93)(图1)。
图1 不同队列患者的EFS和OS
与一般人群相比,两个队列患者在诊断后的OS均较短,队列1的标准化死亡比(SMR)为3.26(95%CI=2.70-3.89,P<0.001),队列2的SMR为2.63(95%CI=2.03-3.36,P<0.001)(图2A-B)。队列1患者达到EFS24后的SMR为2.23(95%CI=1.67-2.92,P<0.001),队列2患者在达到EFS24后,OS与一般人群相似,SMR为1.31(95%CI=0.78-2.07,P=0.31)(图2C-D)。
图2 队列1、队列2患者与一般人群间OS的比较
两个队列患者诊断后的主要死因与淋巴瘤相关,队列1的5年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28.2%,队列2的5年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20.5%(图3A-B)。队列1中达到EFS24的患者的主要死因仍与淋巴瘤相关,5年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19.8%,5年非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6.1%(图3C)。队列2中达到EFS24的患者的主要死因与淋巴瘤无关,5年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2.1%,5年非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5.5%(图3D)。
图3 队列1和队列2患者的死亡原因
队列1中接受免疫化疗后达到EFS24患者的SMR为2.89(95%CI=2-4.04,P<0.001),队列2中接受免疫化疗后达到EFS24患者的SMR为0.89(95%CI=0.43-1.64,P=0.82)(图4A-B)。此外,队列1中接受免疫化疗后达到EFS24患者的主要死因仍与淋巴瘤相关,5年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20.7%(图4C)。队列2中接受免疫化疗后达到EFS24患者的主要死因与淋巴瘤无关,5年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为1.3%(图4D)。
图4 免疫化疗后达到EFS24的患者与一般人群的OS对比与死亡原因
研究结论
在距今更近的时间段(队列2)中,初治MCL患者的生存结局有所改善,这可能与近年来MCL一线治疗与挽救治疗的进展有关。队列2中达到EFS24的患者OS接近于一般人群,且死于淋巴瘤的风险较低。在将来,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外部验证以确认EFS24在初治MCL患者中的预后作用。随着挽救治疗的不断发展,MCL患者OS可能会持续改善,EFS24有望成为MCL一线治疗的重要临床终点。
参考来源:
Yucai Wang, et al. Prognostic Role of Event-free Survival at 24 Months (EFS24) in Newly Diagnosed Mantle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