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11:00:34来源:医脉通阅读:185次
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异质性强,分型复杂,因此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和精准化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对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和全程化管理是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获益的关键。在2022年10月7-9日于苏州召开的“2022苏州血液学峰会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上,医脉通特别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解读淋巴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分享瑞金医院淋巴瘤团队在全程管理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医脉通: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转化医学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可否请您简单谈谈近年来淋巴瘤领域中转化医学的研究热点?
赵维莅教授:转化医学旨在促进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向实际临床应用转化,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一方面,转化医学通过基础研究深入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与疾病发生发展、药物疗效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这些分子标志未来可在临床中用于患者的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以及帮助识别可能受益于靶向治疗的患者。我们团队开展的R-CHOP-X研究,根据不同的基因分型指导临床医生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来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DLBCL患者带来了治疗新思路。另一方面,转化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疾病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未来有望开发出针对这些靶点的新型靶向药物,并进一步转化为临床治疗新策略。
在本次会议上,詹启敏院士和王广基院士都强调了医药创新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越来越多,细胞免疫疗法也走在世界前列。陈赛娟院士认为白血病的分子分型应与淋巴瘤一样,亟需进一步提高其精细化分子分型水平,为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提供基础。通过研发新型的治疗药物、新型的细胞治疗策略以及新型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带有中国标记的创新药物和新型方案应用于临床,助于中国成为医药创新大国。
医脉通:近年来,您和您团队在各种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分子分型、精准诊疗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并逐渐发展出具有特色的淋巴瘤全程管理模式——“瑞金模式”。可否请您简单谈谈“瑞金模式”的特色以及“瑞金模式”给淋巴瘤诊疗带来的改变?
赵维莅教授:“瑞金模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们淋巴瘤团队的共同努力,感恩全国专家对我们提出的新的理念的认同和帮助。我们通过研究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建立了以中国淋巴瘤患者数据为基础的分子分型基因谱,使淋巴瘤患者获得明确诊断和分型,从而为患者提供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同时为解答患者的用药疑惑提供了科学依据。“瑞金模式”让淋巴瘤患者主动参与到诊疗过程,为患者提供疾病管理咨询,提高了患者对淋巴瘤的认知水平,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助于完善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程化管理。
淋巴瘤的诊疗需要多学科的协助,传统的“患者围着专家跑”的就医模式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就医难度,而我们的“瑞金模式”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治疗期到随访期均进行全程化管理,引导确诊患者就医,实现规范化诊疗和康复期随访。此外,为缓解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瑞金医院联合多家医院成立了医联体,患者在瑞金医院完成首诊首治后,可根据既定治疗和随访方案,至相应的医联体成员单位医院就诊,而瑞金医院的医护也会实时跟踪患者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的淋巴瘤患者,尤其是需要CAR-T治疗的患者,我们设立了细胞免疫治疗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共同为CAR-T细胞治疗患者保驾护航。
“瑞金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离不开全国专家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希望把瑞金医院的全程化管理经验与全国专家分享,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一个人的荣誉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功,携手同道共同前进才能为淋巴瘤患者创造光明的未来。
医脉通:“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我国多家医疗中心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可否请您简单谈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哪些学术交流与合作?
赵维莅教授:我们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直保持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所谓沪苏同城,在学术方面我们有共同努力的方向,也都各具特色。无论是疾病亚专科的建设还是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疑难杂症患者的会诊和整体治疗方案的制定,我们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全方位的紧密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共同推进“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实施。疾病治愈是我们作为一名医生的最终目标,国家政策的支持也让我们激动不已,血液肿瘤的五年生存率有望超过90%,让我们看到了治愈的希望,这也激发了大家的斗志,以更加努力的工作状态投入到血液疾病的诊疗中去。在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沈志祥教授等等前辈的指引下,我们年轻一代的医生要传承创新理念,引领前沿技术,相互提携共进,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团队建设得更好,我们的专业才能发展得更好,为我国血液疾病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赵维莅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科技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内科常务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秘书长、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致力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CANCER CELL》、《NATURE GENETICS》、《BLOOD》、《MOLECULAR CANCER》、《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J HEMATOL ONCOL》、《LANCET HAEMATOL》、《CLIN CANCER RES》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940分
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