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17:26:13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作者:Tinyel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路“升级打怪”,终于来到“最后一战”!
摸清了PPPD的亚型、危险因素、特征表现、与
一般来说,我们控制平衡依靠的是平衡三联,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PPPD患者的不同在于,在控制平衡时更多的依靠了视觉和本体觉,也就是说,同样在一座独木桥上,正常人摇摇晃晃很快就找到了平衡,平衡系统的各个部分也恢复适应;而PPPD患者会表现为身体僵硬,步幅减小,不敢动,眼睛紧紧盯着狭窄的独木桥或者底下的流水,想着会不会掉下去,越看越怕越不敢动,视觉和本体觉被严重激活,而前庭觉激活受限,想着马上要出现的头晕和掉下桥的危险,就更加害怕和不敢动,于是就“石化”在了独木桥上,也许没过多久就扑通“晕”进了河里。
所以,PPPD的治疗就是要打破“晕-不敢动-更晕-更不敢动”的恶性循环,让患者学会调节技巧。了解这个恶性循环中各个环节的机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图1 不同疗法打破PPPD恶性循环
目前,较为提倡的用于PPPD治疗的方法有前庭康复治疗(VRT)、认知行为治疗(CBT)以及药物治疗(SSRI/SNRI)。相比于药物治疗,前两种疗法的推荐等级更高。
如今,多学科合作的模式越来越受到认可,多学科诊治中心也逐渐在各家医院中出现。PPPD作为一种功能性前庭疾病,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具有躯体、心理障碍的身心疾病,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多学科联合诊治应该是非常适合PPPD的。尽管在临床中PPPD的疗效可见,但预后并不十分理想,多学科联合诊治或许有助于提高PP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庭康复治疗(VRT)和认知行为治疗(CBT)
VRT可分为一般治疗和个性化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平衡和步态训练、注视稳定性训练、习服训练、运动耐力训练和中枢前庭功能训练;个性化治疗则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个体的治疗方案。CBT治疗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治疗,主要帮助患者掌握放松技巧,应对发作。
为了对头晕引起的焦虑警觉进行脱敏,可以让患者练习腹式呼吸,掌握自我放松的技巧。对于视觉性眩晕的患者,一个简单的自我训练方法是买一把有条纹的大雨伞,坐着或者站着转动雨伞,盯着雨伞看,持续2分钟左右。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简单,还具有解闷打发时间的作用,玩着玩着就把前庭功能给锻炼了。
VRT常与CBT结合使用,特别是在治疗功能性步态障碍时,由于治疗过程中涉及到分散注意力、不同方向走/跑等练习,对患者认知行为框架的再认识十分重要。
总之,PPPD的VRT和CBT强调个性化治疗,强调被动治疗和自我治疗相结合,需要特别注重患者的配合程度及自律性,某种程度上,这也成为运用VRT和CBT的局限性。
多模式综合治疗
既然大部分人的自律性都不太好,尤其PPPD患者大多数是中老年女性,这个年纪的阿姨们“事儿可多了”,买菜做饭可能不太参与,但家里总有1-2个“小祖宗”要伺候,难得一点空闲,当然是叫上几个老姐妹扯上大红丝巾拍几张美照,哪有功夫来做什么“奇奇怪怪的前庭训练”?
软的不行,自然上硬的咯。
1个护士,1个神经科医生,1个心理科医生,1个心理治疗师组成的“PPPD私人定制治疗天团”;5天,7小时,全天候半封闭魔鬼式综合治疗,让你快速摆脱PPPD的困扰。
呃,怎么听着那么像广告词?这究竟是什么组织?会不会是莆田系?咱们继续往下看。
先来看一下“课程表”。
图2 私人定制综合治疗日程表
从早8点到晚4点,除去午餐时间,5天里的每一天都是一整天的治疗,包括VRT等物理治疗、CBT团体治疗、放松技巧和健康宣教。除此之外,心理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还会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单独面诊,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如此听来,似乎“像那么会事儿”。那么这“私人定制”的治疗,疗效怎么样?
图3 综合治疗前后对比
可以看到,私人定制的5天魔鬼式综合治疗的疗效还是不错的。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在眩晕/头晕症状的严重程度、前庭-平衡、焦虑等方面都显著改善,但与其他躯体性头晕的患者相比,PPPD患者的疗效更明显。
当下是见效了,那么以后呢?这PPPD可是个难缠的毛病啊。如果离了“治疗天团”再发作,那这5天的“苦”不是白吃了?
图4 随访6个月后疗效对比
6个月后随访,可以看到PPPD患者的疗效依旧不错。在眩晕/头晕的严重程度、前庭-平衡、焦虑等方面的改善,仍然优于其他躯体性头晕的患者。
既然如此,可以相信这不仅不是莆田系组织,而是货真价实的“治疗天团”!而且,如此细致、周到的治疗可以不住院,不耽误晚上跳广场舞哒!
6个月的时间PPPD就康复了吗?当然不会。综合治疗的目的在于让患者学会多种缓解症状的放松技巧,还需要自己日后规律地练习。
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
综合性治疗对PPPD的疗效确实不错,但仍有一些比较难治的PPPD,在经过多种常规治疗后仍无明显效果,该怎么解决呢?
nVN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电刺激疗法,广泛用于疼痛性疾病、
许多PPPD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
说干就干!
将一群PPPD患者拉来,一部分用nVNS治疗,一部分按照常规治疗(心理教育、身体活动、放松训练),结果发现,用nVNS治疗的患者只在抑郁情况上改善明显,在PPPD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焦虑上都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常规治疗的那些患者也没有明显改善。
What?!这不是重重地打脸了吗?
别急别急。既然都没有明显的效果,那还是把两组人马合在一起,再来一轮nVNS。
图5 nVNS对所有PPPD患者的疗效
这下可以看到,抑郁障碍的改善最为明显,在头晕/眩晕发作/恶化的程度上也有显著改善,睁眼时在泡沫垫上摇摆总步幅显著减小,但对焦虑、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睁眼时在地面上的摇摆总步幅没有改善。总的来说,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得到了改善。
可见,nVNS对PPPD患者的益处,主要体现在通过改善抑郁情绪和视觉刺激下的平衡调控来实现。
传统疗法
除了首推的VRT、CBT,新兴的nVNS以及综合治疗这些“洋货”外,对于PPPD的治疗怎么能少了咱们传统医学的疗法。
PPPD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晕”,长期存在的“乏”,时有时无的“烦”,突发不止的“恐”,都离不开中医所讲的“神”,而又与“脑”关系密切。因此,针灸就成了众多传统疗法中首选的可以用于PPPD治疗的方法。
不管是针灸刺激头部穴位,然后长时间留针,还是采用特殊的针刺刺激,都对PPPD患者的头晕、情绪有改善作用。
除了针灸之外,个人认为,可以将某些传统功法看作“传统的前庭康复训练操”。如果太极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有点难,可以选择传统功法中的八段锦。这是一套非常简单、简短的传统功法,从头到尾只有8个动作,却包含了抬头、低头、转头、俯身、转身等动作,并且速度缓慢,需要配合呼吸,非常适合需要前庭康复的患者练习。
总结
PPPD的治疗方式多样,多学科联合参与的多模式综合治疗是大势所趋,也是对患者益处最大的选择。VRT+CBT对改善患者眩晕/头晕和焦虑疗效明显,nVNS除了改善眩晕/头晕外,对抑郁的改善显著,若综合运用,或许可以扩大疗效范围。就像一个综合治疗团队需要神经科医生、心理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护士一样,个人认为,如果加上中医医生(针灸医生),整个治疗团队或许会更全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Popkirov S, Stone J, Lee DH. 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 2018, 20(12):50.
2.Axer H, Finn S, Wassermann A, et al. Brain Behav, 2020,10(12): e01864.
3.Eren OE, Filippopulos F, Sönmez K, et al. J Neurol, 2018,265(Suppl 1):63-69.
4.李芹,王希文,康伟阁,等.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10): 1280-1284.
5.赵旋,李万婷. 小醒脑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29例[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