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15:57:02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美国透析年会(ADC)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学科透析会议,由密苏里大学医学院主办,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SPD)、肾脏病医师协会(RPA)以及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等均支持认可该会议。
对于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者而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常见的干预手段。那么,如何保证CRRT的疗效呢?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的Ashtia Tolwani教授认为,CRRT管理中有4个关键因素,分别为CRRT模式、剂量、抗凝药物和透析液。
一、CRRT模式
首先,选择怎样的CRRT模式与期望净化的溶质相关。目前,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将需要过滤的溶质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表1)。
表1 透析溶质分类
对流和弥散在过滤不同分子量的溶质时,有不同效果。弥散方法更易清除小分子溶质,而保留中型和大型溶质,也对水分子有所保留;对流则不受分子量和浓度梯度的影响,会清除所有溶质以及水分(图1)。
图1 对流与弥散的差异
备注:A(上)为对流,B(下)为弥散。
目前,常见的CRRT模式的基本原理就是建立在对流和弥散的基础上的。比如,缓慢连续超滤(SCUF)主要清除过多液体;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采用对流方式,在清除过多液体的同时,也能清除溶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采用弥散方式,用于高分解代谢、需要清除大量小分子溶质的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采用对流加弥散方式,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适用于
二、剂量
1.初始剂量
Tolwani教授对比了2008年美国和2009年澳大利亚CRRT最佳剂量试验结果。在美国试验中,患者的目标Kt/V为1.2~1.4;采用CVVHDF模式,剂量为35ml/kg/h或20ml/kg/h。在澳大利亚试验中,750例CVVHDF患者的剂量为40ml/kg/h,另外750例CVVHDF患者的剂量为25 ml/kg/h。不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患者,其死亡风险几乎一致(图2)。
图2 美澳试验结果对比
这表明CRRT的初始剂量可以为20-25ml/kg/h,而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目标则更为简单,即Kt/V>1.2。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可能出现滤过过多或过少、透析中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因此,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个体化调整。
2.个体化剂量调整
总的来说,CRRT剂量与废水量和患者体重相关,即CRRT剂量=废水量(ml/h)/患者体重(kg)。但由于不同CRRT模式的清除能力不一,在个体化调整CRRT剂量时,首先需要考虑CRRT模式,这直接决定了患者的废水速率或称总超滤(UF)率(ml/hr)。
前文提到每种CRRT模式清除能力有所不同,它们对应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①CVVH:置换液+清除液体②CVVHD:透析液+清除液③CVVHDF:置换液+透析液+清除液体 以上信息,大部分透析机都会自动显示,医护人员应留意。
此外,透析速率除了与患者体重和CRRT模式相关外,还与血流速率相关。若预计滤出速率为2L/h,则患者的血流速率应在200ml/min左右。另外,Tolwani教授建议稀释因子≥0.8,即血流速率/(血流速率+预过滤更换速率+前置血泵速率)应≥0.8。
三、抗凝
KDIGO指南建议,对于CRRT患者,宜采用枸橼酸抗凝,而非
1.降低透析膜损伤
与使用局部肝素(HR=0.52;95% CI,0.35~0.77;P=0.001)或全身肝素(HR=0.76;95% CI,0.59~0.98;P=0.04)的患者相比,使用枸橼酸抗凝的患者,其透析膜使用时间更长。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的透析质量。
2.降低出血风险
与使用全身肝素的患者相比,使用枸橼酸抗凝的患者发生意外出血的风险较低(RR = 0.36;95% CI,0.21~0.60;P<0.001)。
3.代谢性碱中毒无差异
与使用局部肝素或全身肝素的患者相比,使用枸橼酸抗凝的患者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的风险没有显著增加(RR = 1.39;95% CI,0.40~4.85;P=0.60)。
4.死亡风险
与使用局部肝素或全身肝素的患者相比,使用枸橼酸抗凝患者的死亡风险无差异(HR = 0.80;95% CI,0.61~1.04;P=0.10)。
四、透析液
关于使用何种透析液,Tolwani教授表示,大部分透析液产品都适用于CRRT。Tolwani教授明确了透析液的浓度选择(表2)。
表2 透析液浓度推荐
当然,透析液具体物质浓度还需根据患者血液指标进行个性化调整,如
参考文献: Annual Dialysis Conference(Virtual meeting),HD Fundmentals. Mar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