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14:12:24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了呼吁民众行动起来,保护骨骼健康,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2022年中国的防治主题为“巩固一生,赢战骨折”,旨在提醒人们关注骨质疏松,及时预防。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
一般而言,人体骨量在35岁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流失,因此,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人和
虽然骨质疏松发病静悄悄,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其完全可预防可治疗。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后者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失衡、吸烟、活动少等)、疾病、药物等。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包括骨骼健康基础补充剂药物预防和调整生活方式2大方面,涉及以下5点:
1.补钙和
钙剂联合维生素D是日常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可贯穿疾病全程。
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因此,建议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
如何合理补钙?
➤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
➤
➤补钙勿过量。注意饮食调理,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富含植物纤维的谷类等,合理饮水,以增加大便容积,可以多运动,利于促进肠道排便,缓解
➤研究发现,补充钙剂通过减少肠道草酸可用性及其尿排泄来防止肾结石的风险。但是,钙补充,如果在两餐之间或睡前服用可能增加肾结石形成风险。
而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lU(10ug)/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推荐摄入量为600lU(15ug)/d;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1200lU/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lU(50ug)/d。
补充维生素D注意事项
➤证据显示,补充维生素D不当将引发
➤另外,生理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导致
➤因此,不需常规监测血钙及尿钙。指南不推荐使用活性维生素D纠正维生素D缺乏,不建议1年单次较大剂量普通维生素D的补充。
2.补锌、磷、镁等营养元素
研究显示,镁、锌、铜或锰在胶原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合成、形成骨结构以维持骨质量、骨代谢和骨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微量元素与钙、维生素D一起补充效果优于单独补充钙和维生素D。
3.均衡饮食
预防骨质疏松不能简单依靠补充钙等吃药方式,调整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首先要均衡膳食、平衡营养,每餐都要摄入必要的营养元素,例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膳食多样化:每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其中以谷类为主。
➤保证谷薯类摄入:每天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应占1/2;新鲜水果200~350g。
➤保证蛋白质摄入:每天优先选择鱼和禽类,每周摄入鱼280~525 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每日1个鸡蛋,不弃蛋黄;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保证奶及奶制品摄入,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约300ml)为宜。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脂肪较多的野生鱼和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
另外要注意多喝水,控制糖、盐以及烟熏等食物的摄入。
4.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之一。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五维“行动力”,即力量、耐力、柔韧、平衡和敏捷,从而减少跌倒风险。
➤对于老年人或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30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或者每周75~150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者效果相当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组合有氧运动。
➤同时,鼓励结合有氧运动、肌肉强化和平衡训练活动在内的多元运动。
➤需注意的是,无论是户外还是居家活动,都要量力而行,应根据自身健康水平,决定身体活动的努力程度。
5.调整生活习惯
如戒烟限酒,避免久坐,保证充足日晒等。
因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生成,因此,要保证充足的日晒,以满足合成维生素D的需要。
➤接受阳光照射时要求四肢暴露、不使用防晒霜、不隔玻璃、不打伞;➤时间以10:00~14:00之间比较理想,照射时间为5~10min,频率为每周2~3次。
➤老年人和
总结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而且都需要长期坚持。
最后,对于与疾病相关(如糖尿病等)的继发性骨质疏松,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注意营养和运动两大基础预防措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积极防治。
参考文献: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05):413-444.
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13(05):396-410.
3.陈声,周建烈.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与补充镁、锌、铜、锰[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2,20(3):184-185.
4.医脉通. 10种「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大盘点:规范用药平衡获益与风险[EB/OL]. [2022-10-24]. https://news.medlive.cn/endocr/info-progress/show-193306_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