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腹膜透析结果受哪些因素影响?一文告诉您,如何改善腹膜透析结局

2022-10-25 17:38:26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在全球范围内,腹膜透析占所有肾脏替代治疗(KRT)的9%,占所有透析的11%。然而,腹透患者的分布极不均匀,有30个国家没有腹透患者,全球一半的腹透患者主要集中在4个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墨西哥和泰国。这表明,在我国,腹膜透析的应用较为广泛,患者数量相对较多。

 

2022年9月16日,Nature review of Nephrology 发布了多国科学家共同发布腹透使用率报告,该报告提示中国已成为腹透使用率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者通过对比全球腹透使用情况,探讨了影响腹透结局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与整理。本文对其编译,希望有助于临床工作者。


一、现行全球腹透结局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腹透结局可分为4类,分别为①临床腹透结局,如死亡、腹透相关感染、心血管疾病、住院等;②患者报告的腹透结局,如腹透相关疼痛、疲劳、抑郁、胃肠道症状、失眠等;③生理功能相关的腹透结局,如残余肾功能、血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以及贫血;④其他相关腹透结局,如对家人朋友的影响以及经济压力。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5种腹透结局分别为:腹透相关感染、死亡、心血管疾病、技术生存期(由腹透转为血透前,腹透的持续期)以及生活影响。上述腹透结局的重要程度可见下表(表1)。


表1 腹透结局对患者和医护团队的重要性分级表

1.png


二、如何减少腹透相关感染?


全球腹透医师、护士、腹透患者及照护人员共同认为腹透相关感染是腹透最重要的结局。虽然,腹透相关感染与死亡等不良结局显著相关,但一项系统性综述表明,全球并非所有国家均会监测腹透相关感染。在监测了腹透相关感染的33个国家中,亚太地区腹透相关腹膜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欧洲、中东和非洲,美洲(包括美国)的发病率最低。目前,腹透相关腹膜炎的中位发病率为0.75(95% CI,0.56~2.20)/次,成人和儿童分别为0.63(95% CI,0.55~1.87)和1.78(95% CI,1.26~2.25)/次。此外,不同国家之间腹透相关感染也有明显差异。例如,美国、日本的腹膜炎发生率为0.26和0.27,而英国和泰国则分别为0.38和0.40。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地区腹透条件和腹透感染发病率后,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自动化腹膜透析使用率、置管前抗生素的使用、较长的腹膜透析培训时间以及充足的维护人员(包括非临床工作者)与较低的腹透相关腹膜炎发生风险相关。

 

革兰氏阳性腹膜炎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腹透相关的腹膜炎。2011年的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腹透相关腹膜炎患者中,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占比为53.4%。北美也发现了类似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美国(62.0%)和加拿大(61%)的腹透相关腹膜炎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感染菌群出现了变化。2020年的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9.0%)、美国(37.0%)以及加拿大(45.0%)的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比例低于早期研究报告。日本(37.0%)、英国(38.0%)和泰国(26.0%)也有类似结果。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部分地区报告了耐药性较高的腹膜炎感染。

 

此外,各国腹膜炎结局的差异显著,包括药物治愈(69.0%~80.7%)、导管拔除(10.8%~20.4%)和死亡(1.8%~6.0%)。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计划的地区或医疗机构,可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并改善结局。在无菌条件下,使用自制腹膜透析液治疗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其腹膜炎发生率较低,这对资源较为匮乏的医疗机构或地区有重要意义。

 

出口部位或导管感染是腹膜炎和随后腹透失败的重要原因,8.5%~20.8%的腹膜炎发作与出口部位或导管感染相关。因此,在腹透监测方面,上述感染应作为监测和报告的内容。


三、如何减少腹透患者的死亡风险?


总体而言,自1960年代开始,腹透透析的死亡率在逐渐下降,并且与血透相比,腹透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腹透:52% vs. 血透:42%)。而腹透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占所有已知死亡的52.7%,其次为退出透析治疗(17.8%),脓毒症(9.6%)和其他原因(13.3%),包括癌症、胃肠道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新冠大流行使得腹透患者死亡率不再下降,这是由于腹透患者的合并症较多,容易罹患重症新冠所致。总之,对腹透患者合并症的防治,将有力的减少腹透患者的死亡率。

 

除了对合并症的管理,正确选择透析模式也是影响腹透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在一项纳入美国398940例待透析患者的研究中,在基线无明显合并症的年轻人群中,血透死亡率高于腹透。但是,随着年龄、合并症指数的增加,血透的死亡率反而低于腹透。因此,医生也应考虑患者的偏好、价值观、生活质量等因素,才可选择更适宜的透析模式。


四、如何减少心血管疾病?


腹透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而心血管疾病的类型多种多样,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腹透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可分为3类:

①一般危险因素(传统危险因素);

②肾衰患者特有危险因素(非传统危险因素);

③腹透患者特有危险因素。

 

一般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且流行于肾脏病患者。而肾衰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内皮功能障碍和钙化。肾脏排泄功能受损将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累,从而触发促炎介质的产生。高水平的炎症标志物(如CRP、IL-6)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相关。腹透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包括腹透液中存在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以及超滤丧失所致的容量超负荷。

 

尽管医生普遍知晓腹透患者有许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没有干预措施能够持续或可靠地减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2020年,美国有61.3%的腹透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并且52.7%患者的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疾病。美国腹透患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39.7%),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44.2%。不过,全球并未针对腹透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设有统一标准。因此,有专家建议需设定统一标准,以推动腹透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五、如何延长技术生存期?


腹透的技术生存期已有全球统一定义,即>30天时,患者从腹透转为血透或死亡。在世界范围内,腹透患者3年的技术生存期有较大差异,从29%~91%不等。技术生存期与患者、治疗和医疗机构密切相关,并总结于下表(表2)。


表2 与技术生存期相关的因素

1.png

备注:BMI为身体质量指数


腹膜炎发生率的降低,将显著提升技术生存期。医疗机构也是影响腹膜透析技术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因为越有经验的医疗团队,其各项能力越好,更容易与患者交流。此外,使用自动化腹透也有助于延长技术生存期,这种关联在儿科患者中尤为显著。

 

此外,由于腹膜透析会限制患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如工作、旅行、娱乐,因此医护团队应重视腹透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改善腹透结局。

 

总之,从减少腹透相关感染、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延长技术生存期以及关心患者日常生活入手,可以有效改善腹透患者的最终结局。希望每位腹透患者都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Bello AK, Okpechi IG, Osman MA, et ak. Epidemiology of peritoneal dialysis outcomes. Nat Rev Nephrol. 2022 Sep 16:1–15.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