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09:50:54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以眼球后及眶周眼组织的浸润性病变为特征的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原则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眼眶
TAO的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IGF‑1R抗体等生物制剂和吗替麦考酚酯等传统免疫抑制剂等,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期TAO。
注:CAS,示临床活动性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
图1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治疗流程
TAO的药物治疗之「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机制: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减轻眼睑、泪腺等眼眶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改善眼外肌
➤注意事项:治疗开始前,应进行血液和尿液常规检查,行
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
1.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
➤适应证:对于中重度和极重度活动期TAO,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法。
➤方案:
(1)对于中重度活动期TAO,推荐进行
①累积剂量4.5 g(12周)方案:甲基
②累积剂量7.5 g(12周)方案:用于治疗伴有严重眼部软组织病变、严重眼球突出或复视的病情复杂的中重度活动期TAO,甲泼尼龙0.75 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6周,继而甲泼尼龙0.5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6周。若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第6周评估无疗效甚至病情加重,或12周疗程结束后4周仍处于中重度活动期,应启用二线治疗。
(2)对于DON的极重度活动期TAO,推荐甲泼尼龙0.5~1.0 g静脉滴注,每天或隔天1次,每周3次,共2周,1~2周后评估是否继续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或需要紧急行手术治疗。
(3)在以上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也可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剂量越高短期效果越好,但不良反应也越 大,推荐同一疗程的累积剂量不超过8.0 g。若病情需要第2个疗程,建议至少间隔4周。
➤有效性:70%~80%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后眼部症状改善。与口服糖皮质激素相比,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的有效性显著提高。
➤不良反应:1%~10%患者可出现急性
2.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适应证:用于眼眶放射治疗或其他传统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是中重度活动期TAO二线治疗方法。
➤方案:泼尼松或泼尼松龙起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 mg/d或60mg/d,1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10mg,4~6个月后停药。
➤有效性: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低于静脉滴注,联合眼眶放射治疗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可 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及预防: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不良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长期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静脉冲击治疗,包括药源性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酌情采取以下措施: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补充钙剂和
3.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不能耐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以眼睑症状或单条眼外肌增粗为主要表现的早期活动期TAO。对于眶压增高或多条眼外肌增粗的中重度或极重度TAO,应谨慎使用。
➤方案:对于眼睑症状明显的TAO,在眼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于单条眼外肌增粗的TAO,在增粗眼外肌相应的眼眶象限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选择的药物有曲安
➤有效性:眶内注射可改善眼外肌增粗、复视等症状。眼睑注射可改善眼睑肿胀、上睑退缩等症状。
➤不良反应:局部注射可能出现局部皮下组织萎缩、局部药物沉积等不良反应。其中,眶内注射还可能出现眼球破裂、动脉阻塞、视网膜毒性作用、眼压增高等不良反应,应慎重使用。
TAO的药物治疗之「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新兴的TAO治疗方法,国际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实,替妥木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TX)和托珠单克隆抗体等靶向药物治疗TAO有效,可作为中重度活动期TAO的二线治疗方法。
1.IGF‑1R抗体(替妥木单克隆抗体)
➤机制:替妥木单克隆抗体是IGF‑1R的单克隆抗体。IGF‑1R协同TSHR调节OF功能,使OF向脂肪细胞分化并分泌
➤方案:推荐静脉滴注,初始剂量每千克体重10 mg,维持剂量每千克体重20 mg,每3周滴注1次,共8次。
➤有效性:可显著降低中重度活动期TAO的
➤不良反应:少见肌肉
2.CD20抗体(RTX)
➤机制:RTX是抗B细胞表面CD20的单克隆抗体,通过耗竭B细胞、阻断抗原呈递、抑制T细胞活化治疗TAO。
➤方案:推荐静脉滴注1000 mg/次,2周后再滴注1次,共2次;或者静脉滴注500 mg/次,共1次。近期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静脉滴注100 mg/次、共1次的小剂量方案,也可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该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有效性:上述不同剂量RTX均可降低中重度活动期TAO的CAS,改善眼球运动,提高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复发率,尤其对于病程较短的TAO效果更好。
➤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可导致一过性眼眶水肿和
3.IL‑6受体抗体(托珠单克隆抗体)
➤机制:托珠单克隆抗体是IL‑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IL‑6可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产生TSHR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也可直接作用于眼眶前脂肪细胞以促进脂肪增生。托珠单克隆抗体可降低记忆性B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TAO。
➤方案:推荐静脉滴注每千克体重8 mg,每月1次,共使用4~6个月。也可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每次162mg,每周1次,共使用4~6个月。
➤有效性:可降低中重度活动期 TAO,尤其出现 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不耐受TAO的眼球突出度,改善眼球运动和CAS,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不良反应:少见
TAO的药物治疗之「传统免疫抑制剂」
TAO常用的传统免疫抑制剂包括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甲氨蝶呤和
1.吗替麦考酚酯或吗替麦考酚酸钠
➤机制:可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T细胞、B细胞增殖。也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功能。
➤方案:可与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联合使用。采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累积剂量4.5g(12周)方案联合吗替麦考酚酯1 g/d口服(24周)方案,或吗替麦考酚酸钠0.72 g/d口服(24周)方案。
➤有效性:口服吗替麦考酚酯(或吗替麦考酚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与单纯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比较,前者有效性更高,用于合并严重眼部软组织病变、严重眼球突出或复视的病情复杂TAO,可降低中重度活动期 TAO的CAS,改善眼睑肿胀、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不良反应:少见胃肠道反应、条件致病菌感染、 骨髓抑制、生殖毒性等。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 肝损伤和感染风险不高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
2.环孢素
➤机制: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降低IL‑2分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方案: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初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7.5 mg/d,后逐渐减量,可根据治疗效果决定用药持续时间,并可在口服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继续使用环孢素。
➤有效性:环孢素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中重度活动期TAO的眼球突出和复视症状,降低CAS,并降低糖皮质激素停用后的疾病复发率。 眼局部使用环孢素可改善干眼症状。
➤不良反应:少见肾毒性、肝毒性、牙龈增生和出血、胃肠道反应、多毛、高血压、
3.甲氨蝶呤
➤机制:属于抗叶酸类抗代谢药,通过干扰增殖细胞合成DNA,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方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甲氨喋呤,每周5~15 mg,同时注意补充叶酸,疗程为3~6个月。
➤有效性: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期TAO时,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对于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中重度TAO,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可降低CAS,改善眼球运动。
➤不良反应:少见胃肠道反应、肝毒性、口腔炎、红斑性皮疹、脱发、瘙痒、骨髓抑制及头晕等。
4.硫唑嘌呤
➤机制:属于抗增殖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核酸生物合成,抑制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
➤方案: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100~200 mg/d(体重<50kg:100mg/d;体重50~79kg:150mg/d;体重≥80kg:200mg/d),疗程为48周。
➤有效性:硫唑嘌呤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中重度活动期TAO的复视症状、眼球运动,缓解眼球突出、眼睑退缩。
➤不良反应:少见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过敏反应、可逆性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J].中华眼科杂志, 2022, 58(9): 646-668. DOI: 10.3760/cma.j. cn112142-2022042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