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14:31:00来源:医脉通阅读:32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疼痛是一种主观性不愉快的感官或情感体验,外科手术以及可引起疼痛的诊断操作是导致住院儿童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围术期管理应侧重于确保手术患者充分镇痛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但高达70%的接受手术的儿童患者会经历中度至重度疼痛。近期,波兰麻醉和强化治疗学会发布了儿童
儿童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
1.在选择镇痛方式时,应考虑患儿的年龄、既往疼痛经历、手术类型、预期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I C)
2.儿科患者应依据年龄相关的药物药代动力学等间隔或连续输注给药,维持镇痛药物恒定的血药浓度,并提供有效镇痛。(I C)
3.切记,真确进行镇痛不是按需给药。如出现暴发性疼痛,应使用挽救剂量的镇痛药物。对于儿童患者,镇痛药物应慎用,不使用肌肉注射给药。( I C)
4.儿童应用镇痛药物应选择舒适的给药途径。因此,应考虑某些情况,如儿童当前的吞咽能力或静脉液路的存在(最幼小儿童术后维持血管通路通常较困难,因血管通路存在本身就可能会引起患儿不适)。静脉和口服给药途径在儿童中最常见。( I C)
5.当选择静脉给药途径后,可采用以下方法: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可采用单次等间隔重复给药和持续输注镇痛药物,包括常用的患者自控镇痛(PCA)或护士控制镇痛(NCA)。
6.在小儿术后镇痛中,推荐持续皮下给药(如吗啡)。(I A)这一给药途径特别适用于肿瘤科/临终关怀患者。可以使用透皮贴剂。(I C)
7.对于最幼小的儿童患者,如果不能口服或静脉给药,可以选择直肠给药途径。但对于免疫抑制的儿童应避免直肠给药,因其有发展为肛周脓肿的风险。(I C)
8.镇痛药物的其他给药途径包括经鼻或经黏膜(颊、舌下)给药,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I C)。经鼻给药是控制儿童重度疼痛的一种值得考虑的方法,尤其是在静脉给药无法实现或不可取(家庭临终关怀、
9.正确的小儿术后镇痛应包括对疼痛强度的正确评估,了解不同年龄组镇痛药物的药理学知识以及在可行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阻滞(区域)麻醉技术。(I C)
10.应通过提供超前镇痛来预防儿童剧烈疼痛,超前镇痛可能会降低术后疼痛强度,从而减少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需求。(I B)
11.在手术切口前或至少在手术结束前在手术伤口注射局部麻醉药(LA)是围术期疼痛管理的重要补充。(I B)
12.应考虑使用非药物方法(分散注意力),能帮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与他/她当前状况无关的事情,如童话故事、电影或玩具。(I C)
参考来源:Cettler M, Zielińska M, et al.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pain in children - the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Section of Paediatric Ana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Therapy of the Polish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Therapy. Anaesthesiol Intensive Ther. 2022;54(3):197-218. doi: 10.5114/ait.2022.11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