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00:05:4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3次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是凶险的急性并发症。
近日发布的《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急救与护理专家共识》给出了指引。
共识指出,高龄是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贫血、血小板降低、凝血异常可能增加风险。
介入术中,病变因素、导管材料选择及操作因素等会增加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风险。
射频消融术中,房间隔穿刺、置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射频消融功率调整不当等,均会增加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风险。
北部战区总医院的研究显示,12,959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中,并发心脏压塞30例,占千分之二。
在深圳阜外医院,2211例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中,15例(0.68%)发生了心脏压塞。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常见症状为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疲乏、焦虑、烦躁不安、全身出汗、面色苍白/发绀、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等。
影像学X线透视下可观察到心脏轮廓增大、心影扩大、心影内可见与心影外缘平行相隔的透亮带,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有助于快速诊断急性心脏压塞(高级证据,强推荐,1A)。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时,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当怀疑急性心脏压塞时,应立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级证据,强推荐,1A)。
此时,导管室护士需准备好必备药物,包括升压类药、胶体注射液和辅助药品等。
护理病情监测敏感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主诉。应注意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同时应及时配合中心静脉置管,无条件时开放静脉双通路,保证有效扩容治疗(低级证据,弱推荐,2C)。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需要输血时,静脉自体血液回输是安全、有效的,需医护技多学科团队配合实施,并遵循《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行心包腔穿刺方法分为两类,即超声引导穿刺和非超声引导穿刺。在具备X线透视条件时,实时X线透视引导下心包腔穿刺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中级证据,强推荐,1B)。
行心包腔穿刺引流建议使用单J管(5~7 F猪尾导管)或使用6~7 F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低级证据,强推荐,1C)。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管穿孔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处理方法包括: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内使用栓塞剂、覆膜支架等。如保守治疗、封堵栓塞治疗、覆膜支架治疗无效,尽快转诊外科开胸修补。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急救中使用全血活化凝血时间协助监测鱼精蛋白用量与拮抗效果。全血活化凝血时间测定在使用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方面起着重要的监测作用。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安全转运途中生命体征的监护水平应等同于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水平。
阜外医院杨跃进等研究显示,当介入术中冠状动脉穿孔时,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栓塞治疗安全、有效,混合糊剂或有助降低术中无复流和慢血流发生。
来源:
[1]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急救与护理专家共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2,30(9)644-652..
[2] 孙鸣宇,王祖禄,梁明,等.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并发心包填塞的识别及处理.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97.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6.014【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
[3] 黄俊,丁立刚,李宜富,等. 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策略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62-66.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1.010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