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如何应对CKD患者的CVD风险?一文了解其预测方法与管理措施

2022-11-02 16:25:07来源:医脉通阅读:20次

上文“一文了解,CKD患者的CVD流行病学特征与病理生理机制”明确了目前CKD患者的CVD负担较重,预后不佳,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影响。目前,不论是CKD还是CVD指南,均未对该领域有明确的管理措施或建议。


2022年9月14日,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IF:42.439)发表了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综述。该综述在综合现有证据后,提出了CKD患者CVD预测方法与管理措施的建议。


一、CKD患者的CVD预测方法


风险预测是CKD患者CVD管理的基石,只有对患者进行恰当的风险分层,才可能使患者接受合理的管理。CVD风险预测可分为2类,新发CVD风险和CVD复发风险。


01.新发CVD


目前指南均认为CKD是新发CVD的风险因素,然而,却没有明确的管理措施。例如,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指南认为eGFR在15~59ml/min/1.73㎡的CKD患者是CVD高危人群,但没有明确怎样处理才能降低新发CVD风险。此外,许多指南并未将蛋白尿作为新发CVD的风险因素。因此,传统观念认为,虽然CKD是新发CVD风险因素,但是却没有量化的指标。


近期,有学者通过大数据、机器模型开发了CKD-Add-on模型。CKD-Add-on模型(链接:https://ckdpcrisk.org/ckdpatchpce/)可以通过CKD患者的蛋白尿和eGFR预测新发CVD风险。eGFR和蛋白尿是评估CKD患者常用的生物标志物,较易获得。因此,CKD-Add-on模型在临床运用中有较大优势。然而,若要精准预测CKD患者新发CVD风险,则需采用CVD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包括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心肌肌钙蛋白、利钠肽等。


02.CVD复发风险


许多CKD患者已有CVD,并接受紧急处理后脱离了危险状态。AHA/ACC指南认为,这些患者都属于非常高危或高危CVD患者,并建议在非常高危患者中使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PCSK9)抑制剂来降低CVD复发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认为eGFR是评估CVD复发风险的指标之一,但是并未将蛋白尿纳入,然而,过去4年的部分研究结果却显示相反的情况,即蛋白尿水平与CVD复发风险呈正相关。总之,对于已确诊CVD和CKD的患者而言,其CVD复发风险较高,需引起重视。


二、CKD患者的CVD管理措施


管理CKD患者的CVD需从CKD和CVD共有风险因素,血脂异常血压、血糖入手,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用综合管理模式。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控制相关CVD危险因素至关重要。上述方法将降低CVD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近50%,并且多因素干预可以使患者持续受益超过20年。本文不再赘叙生活方式改变的注意事项,但总结了部分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血脂异常的管理:他汀类药物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预防动脉粥样性硬化的基石。然而,在CKD患者中,肾功能的下降可能增加他汀类药物的毒性,因此需根据CKD分期进行剂量调整。若他汀类药物未能到达LDL的控制目标,可加用依折麦布


血压的管理:KDIGO指南建议对于CKD患者而言,应控制收缩压<120mmHg。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为RAAS阻滞剂。RAAS阻滞剂不仅有利于CKD患者的血压管理,还有利于患者的蛋白尿管理,是CKD治疗的一线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中有医生或患者担心RAAS阻滞剂的副作用,如高血钾,因此减量或停药,但是研究证明,RAAS阻滞剂减量或停药使用将提高CVD发生风险。


传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和依普利酮等可降低CKD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血液,但是他们与高钾血症有关。非奈利酮则是新型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以降低严重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


血糖管理:KDIGO指南建议CK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理想范围在6.5%~8%之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都是较好的选择。


目前的研究证实,SGLT-2i除了降糖外,还对心肾功能有较高的保护作用。例如,卡格列净可将CVD死亡或因心衰住院的风险降低30%;达格列净可以降低CKD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肾复合终点(肾衰、eGFR下降>50%或死亡)发生风险达36%;非糖尿病CKD患者,心肾复合终点发生风险可降低50%。


2021年,关于GLP-1RA的一项纳入了8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相比,GLP-1RA使CVD终点(心肌梗死卒中或CVD死亡)的发生风险降低14%。


总而言之,CKD是CVD的公认危险因素,并与多种CVD亚型相关。这种关系可能反应了CKD的多方面病理生理效应,包括骨矿物质代谢的改变、贫血、容量超负荷、炎症和尿毒症毒素。尽管有这些关联,但现有指南对其风险预测、管理并不明确。鉴于此,应开展相应研究,完善对CKD人群的CVD风险预测与疾病管理。


参考文献:1.Matsushita K, Ballew SH, Wang AY, et al. Epidemiology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opulation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at Rev Nephrol. 2022 Sep 1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