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10:43:5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1次
房间隔缺损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6%~10%,且常常合并三尖瓣反流。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刘煜昊、丁铃等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房间隔缺损合并严重三尖瓣反流患者,房缺封堵术可减轻三尖瓣反流程度。
研究共纳入32 例房缺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并接受了封堵术的患者。
患者的房缺平均直径为28 mm,封堵伞尺寸平均为38 mm,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房水平残余分流。
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右心房内径、三尖瓣环径、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等均明显减小。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于术后明显改善。
术后6个月时,25例患者降至轻度三尖瓣反流,7例降至中度。2例患者因心衰住院,无心血管死亡事件。
研究者介绍,尽早关闭房缺、降低肺动脉压和房颤节律控制,是改善房缺封堵术后持续性三尖瓣反流的关键因素,术后密切观察右心室和三尖瓣的形态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需行三尖瓣修复术的指标。
来源:丁铃,孙子瑞,毋会芃,等. 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观察.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1008-1011. 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10.005.【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