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15:18:52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于11月5日在京盛大召开。会议聚焦肿瘤临床前沿,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做精彩的进展报告或讲座,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新观念和新动态。在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12位教授带来13项最新研究,围绕肺癌、
一、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1 session1——聚焦肺癌前沿进展,唱响“中国之声”
该部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
1.程颖教授:Lurbinectedin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增I期研究
本研究为在中国开展的单臂、开放、多中心、多次给药、剂量递增及剂量扩展的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Lurbinectedin在包括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在内的晚期实体瘤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特征和初步疗效。研究共包括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的剂量递增阶段旨在确定Lurbinectedin单药治疗在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和推荐剂量。其后进行的扩展阶段将已明确的推荐剂量用于一线铂类化疗失败后的复发性SCLC患者,以评估Lurbinectedin在此类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指标。研究结果提示,Lurbinectedin在一线含铂化疗失败的中国复发性SCLC患者群中的疗效,与国外II期篮式试验SCLC队列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具有更好的总缓解率(ORR: 45.5% vs 30.5%),并倾向于更好的生存获益(mPFS:5.6个月 vs 3.5个月,mOS:11.0个月 vs 9.3个月;IRC评估,数据未成熟)。Lurbinectedin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耐受性总体可接受,且中国人群的PK特征与欧美人群相似。
2.段建春教授:YK-029A治疗EGFR ex20ins突变晚期
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标签、I期注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批件:2018L02052),入组队列1共15例(经治,150mg,QD)、队列2共10例(经治,200mg,QD)和队列3共28例(初治,200mg,QD),主要研究终点为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PFS、DOR、DCR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个早期研究初步分析中,YK-029A片显著提高初治EGFR ex20ins突变的NSCLC患者的ORR(68.4%),DCR为94.7%,6个月的DOR率为64.6%。数据截止时间时,中位随访7.3个月,中位DOR和中位PFS均未达到,显示患者有持久获益,且安全性可控。大部分受试者在接受YK-029A片治疗后具有良好的获益,且不受是否存在脑转移、EGFR ex20ins突变类型、EGFR ex20in突变插入位置的限制。此外,基于Ib期20ins初治队列数据结果,YK-029A片已获NMPA突破性疗法认证。
3.袁双虎教授:根治性切除的pIIIA-N2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根治性切除的pIIIA-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辅助化疗或放化疗,主要研究指标为术后切缘NGS阳性率情况、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研究探讨了手术切缘组织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是否可作为根治性切除的pIIIA-N2非小细胞肺癌复发风险及预后分层标志物。研究结果提示,切缘NGS检测结果可作为病理R0检测的补充,术后分子切缘阳性患者的DFS和OS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术后分子切缘状态是术后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子切缘阳性患者可能提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来替代辅助治疗。
4.王孟昭教授:舒沃替尼(DZD9008)在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II期关键性研究初步结果
WU-KONG6是一项II期、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提示,舒沃替尼(DZD9008)在选定的II期剂量水平,在既往含铂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成人NSCLC患者中显示较好的抗肿瘤疗效,IRC和研究者评估的cORR均在40%以上,显示舒沃替尼显著和稳健的有效性。IRC评估的cORR达59.8%(58/97例,95% CI:49.3%,69.6%)且疗效能够持续。至截止日期,最长DoR>8个月,且70%以上的缓解病例仍在治疗和缓解中。在基线有脑转移的受试者中看到疗效,IRC评估的cORR为48.4%。舒沃替尼针对各种ER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亚型均有效,ORR为57.1%-63.2%。此外,舒沃替尼的有效性也基本不受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前线治疗线数和免疫治疗状态的影响,在各亚组IRC评估的cORR均在45%以上。舒沃替尼治疗后起效快,约90%缓解发生在第一次肿瘤评估,中位起效时间为42.0天。
5.于雁教授:AdvanTIG-105:欧司珀利单抗+
AdvanTIG-105研究(NCT04047862)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Ib期临床试验,本次报告了Ib期剂量扩展部分队列1和2的数据。研究结果提示,队列1和队列2的ORR分别为57.5%和54.8%,每个队列各有23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中位DoR尚未达到。欧司珀利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鳞状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欧司珀利单抗的临床试验二期推荐剂量(RP2D)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化疗的安全性可控。
6.朱余明教授:
本研究为一项H101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III期肺癌的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对照、单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评价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术前III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在p53基因突变型患者中的疗效,以期为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I期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分为筛选期、基线期、治疗期、随访期。试验组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新辅助化疗,对照组进行单纯新辅助化疗,H101按照病灶大小选择注射剂量,新辅助化疗方案根据受试者肿瘤情况选择。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病理显著缓解率,是目前反映新辅助化疗的常用指标之一。本试验于2022年1月20日开始招募,预计于2022年12月30日结束。
7.石远凯教授:伊鲁阿克(WX-0593)治疗
本研究为一项开放、非随机、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经IRC评估的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ORR、DoR、DCR、PRF、TTP、颅内客观缓解率、OS和不良事件。研究结果提示,伊鲁阿克在既往未使用过克唑替尼的ROS1阳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总体ORR为74%,DCR为96%。在13例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中,ORR为61.5%,DCR为100%。3例患者基线有颅内可测量病灶,1例颅内肿瘤达到PR,2例为SD。此外,伊鲁阿克在克唑替尼耐药的ROS1阳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疗效信号,9例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中,ORR为22.2%(2例PR),DCR为66.7%,6个月的缓解率为100%,截至数据分析,患者仍在继续用药。并且,伊鲁阿克在ROS1阳性NSCLC患者中,安全性良好,安全性特征与前期报道一致。
8.
AdvanTIG-105研究(NCT04047862)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Ib期临床试验,本次报告了Ib期剂量扩展部分队列3的数据。研究结果提示,欧司珀利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一线治疗PD-L1阳性(TC≥1%)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联合治疗在PD-L1 TC 1-49%与PD-L1 TC≥50%的患者中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中PD-L1 TC≥50%的患者缓解率更高。欧司珀利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可管理,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
二、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1 session2——多瘤种多策略,享学术盛宴
该部分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余之刚教授: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及
cTRIO研究是一项在早期TNBC患者中进行免疫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的全国多中心、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是首个基于中国人群的全国多中心TNBC免疫新辅助治疗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带来明显pCR获益,pCR(ypT0/Tis ypN0)达到62.0%,pCR(ypT0ypN0)达到48.0%。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的≥3级TRAE发生率为54.0%,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2.张剑教授:DZD1516,可完全渗透血脑屏障的高选择性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临床研究及I期临床研究初步数据
DZD1516是一种口服、高效、可逆且完全渗透血脑屏障的选择性HER2 TKI。在动物模型中,DZD1516在HER2高表达的BT474c1小鼠脑转移及皮下模型中均能够抑制肿瘤生长,且药效呈剂量相关性;在HER2高表达的BT474c1小鼠脑转移模型中,DZD1516联合T-DXd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在临床试验中,研究纳入了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或不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旨在评估DZD1516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决定最大可耐受剂量(若可能)。研究结果提示,DZD1516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MTD及以下剂量未报道与野生型EGFR被抑制相关的不良事件(如
3.郭军教授:维迪西妥单抗(RC48)联合
RC48-C014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Ib/II期研究(ITT),旨在评价维迪西妥单抗(RC48)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安全性与疗效。39例评效数据显示,确认的客观有效率达到71.8%(95% CI:55.1,85),其中一线治疗客观有效率为73.9%,疾病控制率达到92.3%。截至2022年10月,整体入组41例患者,中位PFS达到9.5个月。RC48-C016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III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维迪西妥单抗(RC48)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对比吉西他滨联合
4.郭军教授:重组人GM-CSF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单药或联合HX008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一项开放的I期研究
溶瘤病毒是一类天然或经过基因编辑后能特异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病毒。OH2经基因改造,删除了神经毒性因子ICP34.5,促进病毒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增强安全性;删除了毒力基因ICP47,降低免疫抑制,促进病毒复制,增强抗肿瘤疗效;插入了GM-CSF,诱导更强烈、持久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OH2注射液单药或联合HX008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安全性发面,常见不良反应为
5.李宁教授:PRIME研究:新诊断晚期卵巢癌使用
PRIM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试验(NCT03709316),旨在前瞻性评估,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作为新诊断晚期卵巢癌一线含铂化疗缓解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无论生物标记物和术后残余病灶状态如何。PRIME研究前瞻性的表明,无论生物标记物状态和术后残余病灶状态如何,与安慰剂相比,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作为新诊断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PFS获益。虽然OS数据尚未成熟,但在数据截止时观察到尼拉帕利组获益的趋势。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采用个体化起始剂量,尼拉帕利的安全性得到改善。PRIME数据再次验证,无论生物标记物状态如何,尼拉帕利单药维持是一线含铂化疗后的标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