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AHA 2022】冠脉支架术后双抗,吲哚布芬替代阿司匹林可减少出血!葛均波等Circulation随机对照研究

2022-11-07 22:51:1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4次

目前,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标准治疗,但出血、胃肠道损伤等副作用限制了阿司匹林的应用。

11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等在AHA 2022年会上公布(同步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终点盲、非劣效性研究(OPTION研究)表明,吲哚布芬可以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药物,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

该研究显示,在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肌钙蛋白阴性的中国患者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1年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主要是显著降低了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而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作者指出,该研究是首个探讨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阿司匹林替代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其结果有助于冠脉介入术后高出血风险患者最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制定。

吲哚布芬是一种可逆的血小板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其生化、功效与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相当。

该研究于2018111日至20201012日纳入了4551例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心肌肌钙蛋白阴性的中国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给予吲哚布芬(100 mgbid+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或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治疗,共治疗12个月。

结果显示,在接受吲哚布芬+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主要终点事件(1年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缺血性中风、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BARC 2型、3型或5型出血组成的复合终点)发生率为4.47%,明显低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6.11%),前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后者降低了27%

吲哚布芬组(红线)和阿司匹林组(蓝线)中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中疗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缺血性中风、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1.51% vs. 1.40%HR=1.08P=0.76)以及心血管死亡(0.13% vs. 0.17%)、非致死性心梗(0.40% vs. 044%)、缺血性中风(0.80% vs. 0.83%)、支架内血栓形成(0.22% vs. 0.17%)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

吲哚布芬组(红线)和阿司匹林组(蓝线)中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但是,在接受吲哚布芬+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BARC 2型、3型或5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2.97% vs. 4.71%HR=0.63),主要是BARC 2型出血事件的减少(1.68% vs. 3.49%HR=0.48)。

 

吲哚布芬组(红线)和阿司匹林组(蓝线)中安全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不论患者年龄、性别、当前吸烟状态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既往中风病史、肌酐清除率、多支血管病变、使用质子泵抑制剂、ARC高出血风险、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等情况,均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来源:Hongyi Wu, Lili Xu, Xin Zhao, et al. Indobufen or Aspirin on Top of Clopidogrel after Coronary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OPTION): a Randomized, Open-label, Endpoint-blinded, Non-inferiority Trial. Circulation, 6 Nov 20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