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22:51:1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目前,左乳内动脉(即左胸廓内动脉)是心脏搭桥手术中左前降支的首选桥血管。但第二优选哪根血管作为桥血管,此前并未确定。
11月6日,在美国心脏协会(AHA)2022年年会上同时公布的两项随访15年以上的研究提示,桡动脉可以作为心脏搭桥手术的第二优选桥血管。
研究结果显示,与股静脉或游离的右乳内动脉相比,以桡动脉作为心脏搭桥手术的桥血管,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急性心梗、冠脉血运重建)发生风险。
基于这两项研究,来自墨尔本大学的主要研究者David L. Hare认为,所有的单纯心脏搭桥手术均应考虑以桡动脉作为桥血管,除非是有禁忌证。
Hare指出,在美国,股静脉由于易于获取和处理而通常作为心脏搭桥手术第二优选的桥血管,而使用桡动脉的心脏搭桥手术不足10%。这两项研究结果将带来变革。
这两项研究是大约25年前开始开展的两项随机对照研究——RAPCO-RITA研究和RAPCO-SV研究,本次在AHA年会上发布了15年随访结果。
RAPCO-RITA研究是在年龄<70岁(糖尿病患者<60岁)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对比桡动脉和游离右乳内动脉作为第二目标桥血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RAPCO-SV研究是在年龄≥70岁(糖尿病患者≥60岁)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对比桡动脉和股静脉作为第二目标桥血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这两项研究中,此前设定的10年随访结果也显示桡动脉更优。
在15年随访过程中,两项研究均仅失访1例患者。而且,这两项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均相似。
RAPCO-RITA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大约5年起,桡动脉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就开始低于右乳内动脉组,此后两组的差距逐渐变大。到术后15年时,桡动脉组和右乳内动脉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和48%,前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较后者降低了26%,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31%。
RAPCO-SV研究中的随访结果也类似。至术后15年时,桡动脉组和股静脉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和73%,前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较后者降低了29%,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26%。
阜外医院沈刘忠等对采用桡动脉桥搭桥手术的686例患者分析发现,术后平均57个月时造影或CT复查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桡动脉桥血管通畅率为83.6%,显著高于大隐静脉桥血管的62.3%。
来源:
[1]In CABG, Radial Artery Works Best for Second Key Graft: RAPCO at 15 Years. Medscape网站, November 06, 2022
[2] 沈刘忠,胡盛寿,刘盛,等. 桡动脉桥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529-53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6.002【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阅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