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不建议一边CPR一边救护车转运!Circulation心肺复苏与急诊心血管救治国际共识

2022-11-07 22:51:5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1次

113日,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在Circulation发布了2022年心肺复苏与急诊心血管救治建议的国际共识。

共识建议:

1. 不建议在传统心肺复苏中使用被动通气技术(弱推荐,证据确定性低);

被动通气可替代间歇正压通气(PPV),可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并可以克服PPV的潜在危害,如减少胸内压升高导致心脏静脉回流,降低冠脉灌注压,增加肺血管阻力等,但目前证据不足。

2.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建议心脏骤停期间用于按压的CPR时间不低于60%(弱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建议将心肺复苏分数(按压时间占CPR的比例)与休克前后停顿(perishock pauses),作为心肺复苏质量改善的指标(弱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3. 建议现场CPR不建议一边CPR一边救护车转运,除非确有转运适应证(如使用ECMO弱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转运会影响CPR质量,无论是否转运均应保证高质量CPR(强烈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CPR边转运会伤害患者,建议救护人员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良好实践声明)。

4. 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建议非专业人士优先采用胸部按压的策略(C-A-B);建议已接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在胸部按压前优先进行呼吸或换气A-B-C

5.自主循环恢复后仍处于昏迷患者,将体温控制在≤37.5°C弱推荐,证据不确定

心脏骤停患者是否可从32°C~34°C的低温治疗中受益尚不确定。

自主循环恢复后体温过低的昏迷患者不应积极提高体温到正常水平(良好实践声明)。

不推荐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在院前立即常规静脉输注大量温度较低的液体强推荐,中度确定性证据

自主循环恢复后昏迷患者进行目标体温管理时,建议体表或血管内温度控制技术(弱推荐,证据确定性低);

建议心脏骤停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至少72小时进行预防发热(良好实践声明);

6. 不建议在CPR常规进行床旁或即时超声(POCUS诊断心脏骤停原因(弱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心肺复苏期间,要仔细权衡中断胸部按压及误读超声检查结果的风险(良好实践声明);

7. 对于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建议使用抗利尿激素和皮质类固醇(弱推荐,证据确定性低至中等);

8. 对于ST抬高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早期或延迟行冠脉造影均合理(弱推荐,证据确定性低);但对ST段抬高的患者应尽早行冠脉造影良好实践声明

9. 对于>1岁非创伤性院外心脏骤停儿童建议非专业人士可使用AED(弱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来源:2022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Summary From the Basic Life Support; Advanced Life Support; Pediatric Life Support; Neonatal Life Support;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Teams; and First Aid Task Forces. Circulation. 2022;146:00–0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