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17:34:53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于11月5日在京盛大召开。会议聚焦肿瘤临床前沿,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做精彩的进展报告或讲座,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新观念和新动态。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分享了近年来在MDT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精准放疗的进步与发展。
专家简介
于金明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副主任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首届会长
中央保健联系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华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山东抗癌协会理事长
老生常谈MDT:患者优获益的优选择
于金明院士:多学科团队(MDT)管理这个概念已经是老生常谈,一般地,MDT是指选择性的进行MDT管理或讨论,2020年3月份开始,我们进一步发现了MDT在关键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疫情席卷中国最困难之时,我们医院率先在肺癌领域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的免费会议MDT,并在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将MDT模式覆盖到了所有在山东省肿瘤医院住院的肿瘤患者。在MDT讨论的基础上,对于适合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患者,我们都给予了患者规范化的治疗(根据指南的规定)。于金明院士表示,作为医生,患者不是我们的“自留地”,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想怎么“种”就怎么种,一定要遵守规范;我们也不能做“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To a man with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马克 • 吐温)的医生。
近期刚得到的分析数据显示,基于MDT讨论患者的生存明显好于未经过MDT讨论患者的生存。在时间跨度太长的情况下,治疗水平会不均一,所以我们以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为节点,观察了患者的生存。于金明院士表示,看到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生存,非常令人高兴,规范化的诊疗(包括MDT模式在内)一定是医院和临床医生的生命线。
免疫+放疗:互相协同,共推精准放疗新发展
于金明院士:放疗的发展非常快,从最初的传统放疗,发展到精确放疗。精确放疗在中国可以说是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突破了“射线照得准”、“靶区画得准”的两大瓶颈,也很高兴,我们团队在2006年和2009年,针对这两个项目都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们的研究确实改写了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指南,这些技术也确实非常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肿瘤治疗又产生了新的瓶颈——来自生物水平:放疗的发展已从精确到“精准”,精准即在原来解剖、几何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生物、细胞、分子水平相关的概念,这为精准放疗带来了新的挑战。放疗的联合或可克服这些瓶颈,值得指出的是,NGS相关的一些研究用来指导或预测放疗疗效、或预后的判断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探索,我们也在美国“红皮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目前,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正在助推放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第二,于金明院士强调指出,放疗联合免疫已超过传统上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放疗和免疫的联合起到全方位的作用。对于早期肺癌,约20%-30%可能发生远处转移,我们初步的研究显示出,免疫联合放疗已初步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ACIFIC研究显示,放化疗序贯免疫巩固治疗的5年PFS率为33.1%,5年OS率为42.9%。对于晚期肺癌来说,PEMBRO-RT 研究及其他研究显示,免疫联合放疗的疗效也可谓“出奇制胜”。对于肺癌的精准医学,可通过筛选患者、精准的放疗技术以及手段,全方位地推动了精准放疗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