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搭桥,可用双侧乳内动脉!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2022-11-10 23:04:2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1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陈彧等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心脏搭桥手术,桥血管早期通畅率相近,双侧乳内动脉是稳定理想的搭桥血管。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1月至202012月在北大人民医院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心脏搭桥手术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5 例,平均年龄56.9岁;分别有55例和27例在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搭桥手术。

结果显示,围术期死亡1例(1.22%);轻微胸骨切口并发症3例(3.66%),无胸骨松动,换药并重新缝合后治愈。

与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比较,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中围术期输红细胞及平均远端吻合口数较少,平均手术时间较短。

两组患者的乳内桥血管平均流量、搏动指数、舒张期充盈百分比相似,手术时间/远端吻合口数、围术期心梗及脑卒中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别。

出院前复查冠脉 CT,仅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右乳内动脉到右冠状动脉桥血管闭塞。

作者指出,该研究中16 例患者采取双侧乳内动脉骨骼化获取,66 例采取左乳内动脉常规带蒂、右乳内动脉骨骼化获取,无一例出现胸骨松动、胸骨感染,仅 3 例出现轻微切口并发症。

因右乳内动脉桥的走行长度要求较长, 一律采取骨骼化方法获取。除存在胸骨并发症高危因素以外,大部分患者左乳内动脉可以采取常规带蒂获取,既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又不增加伤口并发症的风险。

该研究中,对于靶血管太细(<1.25 mm)或弥漫病变;心肌桥,左回旋支、右冠分叉或房室沟处旁路移植;大心脏、心功能差的情况,优选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手术。

而对于合并严重肺部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主动脉条件差等情况,优选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手术。

作者指出,无论是否采用体外循环,在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心脏搭桥手术时,可根据每例患者的特点设计应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双侧乳内动脉的不同组合方式进行手术。

来源:

韩增强,王璇,刘刚,等.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双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预后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1033-1036. 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10.010【长按或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