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23:04:2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目前指南建议,冠脉介入术后应给予6~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此后持续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临床上基本使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然而,在202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发布的HOST-EXAM研究表明,冠脉介入术后长期单药抗血小板使用氯吡格雷的效果更好。
11月7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HOST-EXAM延长研究再次证实,对于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6~18个月双抗期间无任何缺血事件和重大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此后长期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表示,该研究结果支持将氯吡格雷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优选抗血小板药物。
HOST-EXAM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于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纳入5530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20岁、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6~18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临床事件。其中的5438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被随机给予氯吡格雷 75mg/d或阿司匹林100mg/d治疗。
主要终点为由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中风、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3型出血组成的复合事件。次要血栓终点为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缺血性汇总风、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确定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次要出血终点为BARC≥2型出血。
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的主要终点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5.7% vs. 7.7%,HR=0.73),次要血栓终点(3.7% vs. 5.5%,HR=0.68)和次要出血终点(2.3% vs. 3.3%,HR=0.70)的发生风险也明显降低。
HOST-EXAM延长研究平均随访了5.8年,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的主要终点(12.8% vs. 16.9%,HR=0.74)、次要血栓终点(7.9% vs. 11.9%,HR=0.66)、次要出血终点(4.5% vs. 6.1%,HR=0.74)发生率依然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
两组的全因死亡率无明显差别(6.2% vs. 6.0%,HR=1.04)。
该研究还显示,在延长随访期间,阿司匹林组的停药率高于氯吡格雷组(13.5% vs. 8.0%),说明氯吡格雷的依从性更高,而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本身就是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来源:Aspirin vs. Clopidogrel for Chronic Maintenance Mono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HOST-EXAM Extended Study. Circulation, 7 Nov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