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20:24:11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导致
研究简介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年龄、时期和群体维度全面探索痛风的纵向趋势的研究。为填补这一空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纳入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的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痛风患病率的年百分比变化,并采用年龄-时期-队列分析(theage-period-cohort,APC)估计年龄、时期和队列的独立影响。并采用ARIMA模型预测2020年~2029年的痛风流行情况。
中国人群的痛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019年,中国有1620万例痛风患者,男性和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ASPR)分别为12.3‰和3.9‰。1990-2017年,中国成人痛风的粗患病率(CPR)和年龄标化患病率趋势见图1。
图1 1990年-2019年中国痛风粗患病率变化
总的来说,男性痛风患者的CPR和ASPR均高于女性。男性CPR从1990年的7.38‰上升到2017年的17.76‰,然后下降到2019年的16.70‰。同期,中国女性的CPR由2.38‰逐步增长到5.81‰。1990年~2019年间,中国痛风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同样显著增加。
85~89岁人群的痛风患病率最高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痛风患病率在不同时间近似于线性分布(图2)。随着年龄的增长,痛风患病率在85~89岁人群中达到峰值,这种年龄模式在男性和女性中表现一致。
图2 不同时期痛风患病率随年龄的变化
同时,男性痛风患病率的周期变化在较年轻人群中相对稳定,在50岁以上人群中呈上升趋势。相比之下,女性痛风中,60~64岁组之后出现一个具有三个拐点的特定时期趋势(图3)。
图3 基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痛风患病率
痛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
男女痛风患病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的相对危险度(RR)见图4。在控制时期和队列因素后,年龄与痛风患病率显著相关,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后保持稳定。参照15~19岁人群,男性的RR值在70~74岁达到峰值(RRage[70~74]=162.9,95%CI:124.6~213.4),女性在75~79岁达到峰值(RRage[75~79]=142.3,95%CI:96.1~210.6)。
1994年~2019年期间,男性和女性痛风患病率的时期效应呈上升趋势,女性的增长速度(RRperiod[2019]=2.31,95%CI:2.30-2.31)高于男性(RRperiod[2019]=2.23,95%CI:2.23-2.24)。痛风患病率的队列效应呈显著下降趋势,男性略低于女性。
图4 年龄、时期和队列对1990-2019年中国痛风患病率的影响(红色:男性;绿色:女性)
肉类和水产品摄入过多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2019年,高
预计2029年中国的痛风患病率
应用1990年~2019年的痛风患病率数据,在ARIMA模型中预测未来10年的趋势。预计到2029年,男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将从2020年的11.47‰上升到2025年的11.95‰,然后在2029年下降到11.67‰,而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将在未来十年保持稳定,在3.97‰-4.02‰之间。
结论
综上数据,在中国,痛风的患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龄是影响痛风患病率的关键因素。中国的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放大了这种影响,不健康的饮食和
参考文献:Zhu B, Wang Y, Zhou W, Jin S, Shen Z, Zhang H, Zhang X, Ding X, Li Y. Trend dynamics of gout prevalence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1990-2019: A joinpoint and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Oct 12;10:1008598. doi: 10.3389/fpubh.2022.1008598. PMID: 36311630; PMCID: PMC96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