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医政、医药、医患多维一体助力血液领域发展 | 大会报告: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11-13 20:22:00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思变、交流、总结、再谋发展,是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也是血液领域医生数十年坚持的习惯。虽有疫情在前,仍不能抵挡他们交流探讨的脚步。2022年11月10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22年CSCO学术年会哈尔滨分会场、第十届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巡讲——哈尔滨站”正式拉开帷幕。


学术绵延,薪火相传,2022年11月11日,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巡讲——哈尔滨站大会报告专场顺利召开。医脉通特整理大会报告专场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开场致辞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致辞道,本次大会邀请到众多知名学者、企业家和政府机构专家共同分享血液学领域前沿进展,疫情特殊时期,医政、医药、医患更应紧密合作,成为“一家人”,共鉴血液学发展的美好今天与明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表示,经历了院士论坛的洗礼,我们又迎来了大会报告专场,期待与会的血液学工作者能够将经验化作强有力的“武器”,更好地治疗血液肿瘤患者。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致辞道,风雨二十五载,我们共同见证了CSCO建立、建成、成长、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在此基础上举办的本次大会内容非常丰富,相信与会专家能够从中汲取营养,造福更多血液肿瘤患者。


1668310436258804.jpg

马军教授作精彩致辞


1668310464864001.jpg

沈志祥教授作精彩致辞


1668310484746133.jpg

吴德沛教授作精彩致辞


国产CAR-T药物赫基仑赛注射液创新研发之路分享


1668310541757699.jpg

周道斌教授和吕璐璐博士共同主持


1668310562991889.jpg

王建祥教授作精彩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教授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吕璐璐博士的共同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分享了靶向CD19 CAR-T药物——赫基仑赛细胞注射液的创新研发之路。该药治疗成人复发/难治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可获得高缓解率和MRD-深度缓解,3个月内总缓解率(ORR)达86.1%,MRD阴性率为90.5%-100%,并显示出长期持续缓解。该药作为首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CD19 CAR-T药物即将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B-ALL。


1668310630688065.jpg

刘代红教授和李文瑜教授作精彩点评


解放军总医院刘代红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文瑜教授表示,针对ALL领域的国产CAR-T的出现可以极大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临床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信心,期待该药能够尽早进入临床,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


2022年中国血液肿瘤创新药审评情况报告


1668310714557403.jpg

姜文奇教授和伍钢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0734475135.jpg

杨志敏副主任作精彩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姜文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伍钢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杨志敏副主任分享了2022年中国血液肿瘤创新药审评情况报告。近五年来血液肿瘤创新药物呈稳步发展趋势,2022年血液肿瘤IND和NDA申请数量稳定约占抗肿瘤申请数量的20%,截止2022年11月,7款新药获批上市,2款新药获批新增适应症。肿瘤药物研发应注意加强基础研究、选择精准人群、应用生物标注物、富集优势人群、优化剂量和给药方案选择等。


1668310802943940.jpg

赵洪国教授和张薇教授作精彩点评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赵洪国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认为,近些年来CDE对创新药物的上市一直给予鼎力支持,其对待创新药物的“态度”也使我们临床医生更有信心面对血液系统疾病,期待有更多中国原研好药上市。


CA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的战术与战略


1668310855261508.jpg

王欣教授和陈文明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0877173144.jpg

汪文博士作精彩报告


山东省立医院王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共同主持下,驯鹿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汪文博士以“CA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的战术与战略”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战术方面,以瑞基奥伦赛注射液为例,CAR-T细胞产品临床开发需要熟练的转化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高效的执行团队等;战略方面,以伊基仑赛注射液为例,该药早期即已进行缜密布局,研究显示该药ORR高达94.3%,且在实体瘤中的研究目前已经启动。


1668310928884737.jpg

蔡真教授和杨顺娥教授作精彩点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蔡真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顺娥教授表示,CAR-T药物的研发背后是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很欣慰能够看到国产CAR-T进展迅速,期待未来此类产品能够进一步提高可及性。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淋巴瘤现状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验分享


1668310992181309.jpg

张清媛教授和高素君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1011827146.jpg

朱军教授作精彩报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素君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介绍了ASCT治疗淋巴瘤现状并分享了其中心的经验。2021年中国ASCT治疗的血液恶性疾病中淋巴瘤占比47.1%。2000-2021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ASCT达1009例次,所有接受移植的患者仅有2例出现移植相关死亡事件。目前淋巴瘤诊疗已进入新时代,未来应进一步探索ASCT时机,优化挽救治疗和预处理方案,减少ASCT后复发事件发生。


1668311233797606.jpg

何小慧教授和秘营昌教授作精彩点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何小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秘营昌教授表示,在朱军教授等专家的领导下,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肿瘤临床治愈带来了希望,但不同类型的淋巴瘤进行移植的时机及策略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未来十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应用的展望


1668311302849281.jpg

侯明教授和李娟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1319788553.jpg

黄晓军教授作精彩报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娟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阐述了allo-HSCT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allo-HSCT整体发展利好,预计未来allo-HSCT数量将持续增加,且单倍体移植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预见免疫靶向治疗的应用能够助力扩大allo-HSCT的适应症,二者相结合治疗效果更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可能将不再是选择最佳供者的关键因素,未来人人可能都有供者。


1668311452685508.jpg

杨林花教授和胡亮钉教授作精彩点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胡亮钉教授表示,黄晓军教授结合相关研究及中心经验高屋建瓴地展示了未来十年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景,人人都有供者理念的提出有望引领世界趋势。


精准基因替换技术治愈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668311512848319.png

纪春岩教授和陆佩华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1536269656.jpg

王海峰博士作精彩报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陆佩华教授的共同主持下,无锡科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海峰博士分享了精准基因替换技术治愈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相关进展。CRISPR/AAV技术平台应用范围广泛,针对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细胞疗法CG001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孤儿药资格认证,“精准基因替换”治疗是一种能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具有高成药性的颠覆性疗法。


1668311598335273.jpg

陈静教授和孙自敏教授作精彩点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静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自敏教授点评道,儿童罕见病是疾病防控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基因精准替换疗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期待未来能够尽快进入临床实践。


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进展


1668311664850495.jpg

开林教授和宋永平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1691747097.jpg

高晨燕部长作精彩分享


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徐开林教授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永平教授共同主持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高晨燕部长以“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进展”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截止2022年10月,全球CAR-T临床试验总数超过1200个,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占比较高。新时代背景下,应凸显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患者的临床需求为核心的新药研发、以观察患者获益风险为核心的试验设计和以临床价值为核心的审评管理体系,期待通用型CAR-T、基因修饰造血干细胞技术、细胞治疗实体瘤等领域有所突破。


1668311754812151.jpg

钱文斌教授和薛宏伟教授作精彩点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钱文斌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薛宏伟教授表示,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取得了长足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新型疗法出现。


新冠时期血液淋巴系统肿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


1668311812304680.jpg

黄河教授和梁爱斌教授共同主持


1668311854993248.jpg

吴德沛教授作精彩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分享了新冠时期血液淋巴系统肿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人类对抗新冠战役已进入“持久战”阶段,血液肿瘤患者新冠死亡风险高,迫切需要强化预防和治疗手段。此类患者对疫苗反应低,即便接受疫苗仍处于极高的新冠风险状态。多部国际权威指南推荐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等中和抗体用于具有免疫抑制特征的肿瘤患者新冠暴露前预防。


1668311958864144.jpg

牛挺教授和罗建民教授作精彩点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罗建民教授认为,特殊形势下血液肿瘤患者的管理需要临床持续关注,呼吁国内能够尽快形成相关共识或指南,规范优化患者管理。



大会总结


1668312035243680.jpg


经过精彩的分享和热烈的讨论,本次大会报告专场圆满落下帷幕。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院刘启发教授表示,医院、药企、政府机构等各界相关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血液领域的历史进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内容精彩纷呈,希望中国血液学领域以此为契机未来取得更大突破。


1668312068377381.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