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综述:心脏磁共振可全面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

2022-11-14 08:25:4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6次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血管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其进行早期诊疗和干预有助于减轻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

长期以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依赖于病史、体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但缺乏特异性。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在本刊发表综述,结合近年来发表的多项研究结果指出,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为心血管疾病提供结构功能和虚拟病理信息,结合新兴AI 技术优化扫描及后处理方案,为无创定量全面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提供了可靠方案。

这些技术可用于鉴别心肌肥厚病因、提示风险分层、指导个性化管理、评估疗效及预后。

研究数据表明,心脏磁共振通过多参数识别左心室肥厚及重塑模式,监测左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仅利于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还可补充参考指标指导临床干预和管理。

文章指出,心脏磁共振可鉴别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常表现为向心性左心室肥厚,延迟强化很少累及室间隔。

而肥厚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心肌中层、局灶性强化更常见,可伴有典型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增加及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另外,新兴的旋转坐标系下时间常数(T1ρ)成像无需对比剂就能检测到心肌胶原含量改变并反映纤维化改变,但该技术尚不能量化,有待验证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能。

文章还指出,AI 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已有学者将常规成像方式与 AI 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诊断评估。

有学者通过采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T1 mapping 图像进行纹理分析,从而鉴别二者弥漫性和局灶性纤维化的组织信息差异,基于支持向量机器方法的准确率为 86.2%,基于测试验证数据集方法准确率为 80.0%,表明 T1 mapping 图像纹理分析比 T1 值有更高诊断价值。

来源:向晓睿,赵世华. 高血压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现状与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1069-1072. 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10.017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