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学术速递 | 谭宁/何鹏程教授团队发现多种措施有助于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

2022-11-14 21:54:37来源: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阅读:90次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转变,高龄孕妇越来越多,高龄生育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上升,其中子痫前期作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心血管合并症,其发病率高达5%~10%。子痫前期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可导致孕妇多器官功能障碍、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胎儿围产期死亡等并发症。不仅如此,子痫前期还会增加孕妇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增加子代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因此,预防子痫前期发生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尽管临床上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预防策略,但是缺乏其相互之间直接比较的临床试验,因而导致临床对子痫前期的最佳预防策略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负成本效应。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谭宁教授、何鹏程教授团队,联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tephen Lye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志坚教授及卫焱星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段重阳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中科院分区1区,TOP期刊,IF=10.693)在线发表了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共纳入130项研究,涉及112,916名具有子痫前期风险的妊娠妇女,对13种预防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0.60, 95% CI 0.42-0.87)、维生素D(0.65, 95% CI 0.45-0.95)和运动(0.68,95% CI 0.50-0.92)与阿司匹林(0.79,95% CI 0.72-0.86)和钙剂(0.71,95% CI 0.62-0.82)在预防子痫前期/妊娠性高血压方面的效果相似,其P-Score排序为:低分子肝素(85%)、维生素D(79%)、运动(76%)、钙剂(74%)和阿司匹林(61%)。然而,在网状分析中,除了运动在预防妊娠高血压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和钙剂外,没有发现其他预防措施在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预防方面具有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和钙剂的预防效果在各亚组中都很明显,而低分子肝素、运动和维生素D对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的预防作用因不同的危险人群、剂量、地区等而不同。

 

 

研究第一作者刘远辉博士介绍到,年轻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决定未来心血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于女性来说,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等是增加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常常会碰到这类患者。目前,已有多种措施被报道具有预防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作用,但一些措施尚缺乏充分的证据且尚不清楚哪一种措施更具优势。因此,探索最佳预防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措施,对改善该类人群的未来心血管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也是本研究设计的初衷。

 

研究通讯作者何鹏程教授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将心血管疾病预防提前到年轻人群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卫焱星教授介绍到,该研究系统总结了目前子痫前期及妊娠高血压的预防策略,为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证据,为临床实践中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了参考。段重阳教授称,该研究共纳入130篇RCT研究,采用贝叶斯学派和频率学派模型相互验证,并通过亚组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深入探索,一系列敏感性分析也印证了结果的稳健性,数据分析全面,可靠程度高。对于孕妇这一特殊群体,RCT开展存在各种限制,网状meta分析成为不多的甚至是唯一的多种处理比较的手段,这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均提供了重要证据。。

 

谭宁教授总结道,该研究的部分工作对前人研究具有一定的确证作用,同时该研究首次对各预防策略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这对全面认识各预防策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后续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探索最佳预防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该研究结果或将被引入子痫前期预防指南,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Yuan-Hui Liu, Ye-Shen Zhang, Jia-Yi Chen, Zhi-Jian Wang, Yao-Xin Liu, Jia-Qi Li, Xiao-Ji Xu, Nian-Jin Xie, Stephen Lye, Ning Tan, Chong-Yang Duan, Yan-Xing Wei, Peng-Cheng He. Prophylactic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Pre-eclampsia: A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m J Obstet Gynecol. 2022:S0002-9378(22)00819-5.

 

专家介绍

 

谭宁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现任美国心脏学院专家委员(FACC)、欧洲心脏学院专家委员(FESC)、亚太介入心脏病协会专家委员(FAPSI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冠心病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心血管联盟主任委员、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秘书长、《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副主编、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主任。

 

 

何鹏程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现任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亚太心血管介入学会委员(FAPSI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委员(FSCAI)、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刘远辉 博士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青年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首届青年编委、《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青年编委。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届“优秀青年人才”、“珠江科技新星”、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心血管青年医师”、第二季“中美心血管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大赛百强选手。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