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16:32:59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医脉通:近年来,ALL的治疗迎来了免疫治疗时代,目前ALL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哪些?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王迎教授:目前ALL的免疫治疗手段与既往相比显著增多,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有靶向CD3和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以及靶向CD2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上述两种药物已在国内上市,是ALL患者可及的免疫疗法。尽管国内目前尚无针对ALL的CAR-T产品上市,但CAR-T疗法治疗ALL的众多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因此,考虑接受CAR-T疗法的ALL患者需要加入多中心临床试验。
医脉通:CAR-T疗法进展十分迅速,国内外也有相应产品上市。如您所说,国内还没有针对ALL的CAR-T产品上市,那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CAR-T疗法在ALL中取得了哪些具体的进展?
王迎教授:CAR-T疗法最早是在ALL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突破。2013年新英格兰杂志率先报道的CAR-T治疗的两例患者都是ALL患儿,此外,ALL也是全球CAR-T获批最早的病种。
与传统化疗相比,CAR-T疗法能显著提升复发难治性ALL患者的缓解率。正是由于CAR-T的疗效显著,CAR-T的获批是基于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而一般的新药上市需要基于前瞻性III期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尽管疗效显著,但CAR-T治疗并非“一劳永逸”。CAR-T疗法能使ALL患者的缓解率达到90%以上,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复发;此外,CAR-T桥接移植的患者也仍有复发风险。整体来说,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ALL中有显著的疗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减低毒性和减少复发。
医脉通:如您所说,CAR-T疗法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最后请您谈一谈CAR-T治疗ALL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仍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王迎教授:相比于其他免疫药物,如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和抗体药物偶联物,CAR-T疗法在ALL的微小残留疾病(MRD)阴性的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显著优势。但CAR-T产品仍面临着众多的现实挑战。第一,CAR-T产品的可及性较差:国内没有针对ALL的CAR-T产品上市,而国外已上市的CAR-T产品价格高昂。第二,CAR-T产品的制备时间较长,国外已上市的自体CAR-T产品需要3-4周的制备时间。然而在如此长时间的制备过程中,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可能会出现疾病进展。第三,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成功地采集T细胞并制备CAR-T细胞。第四,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成功地输注CAR-T细胞。对于国内CAR-T可及性差的难题,FasT CAR-T产品和通用型CAR-T产品均在研发中。未来规模化的生产也有望降低CAR-T产品的价格,使其成为“货架上的商品”。
对于CAR-T细胞的疗效挑战,研究者们致力于减少CAR-T疗法后的疾病复发。目前正在探索中的双靶点CAR-T产品以及CAR-T治疗后的桥接治疗,有望克服抗原逃逸和T细胞耗竭(这两个因素是导致CAR-T疗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常见的CAR-T相关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临床工作者已有充足的经验,但未来的CAR-T研发仍需要减少这些毒副作用。
王迎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白血病中心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委会青年工作组第一届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白血病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实验诊断学组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白血病·
美国Emory大学Winship肿瘤研究所博士后
主要从事白血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