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8:14:57来源:医脉通阅读:7次
泰它西普是一种跨膜激活剂和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CAML)耦合体(TACI)-IgG1融合蛋白,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因子,使得B细胞、浆细胞各阶段的发育成熟及分化存活受到阻碍;同时可以阻碍自身反应性浆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的分泌,来达到控制疾病发展,减少靶器官损害和使用的总激素剂量。其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上市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前,尚未见到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研究/病例。本项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徐东(第一作者)及其合作者以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泰它西普治疗pSS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其治疗潜力。
研究方法
将抗SSA抗体阳性且ESSDAI≥5的pSS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组,每周皮下注射泰它西普(240mg、160mg)或安慰剂,持续24周。主要终点是24周ESSDAI较基线的变化。研究还监测了安全性事件。
研究结果
共纳入42名患者(全分析集[FAS])并随机分组为3组。30名患者完成24周的随访(符合方案集[PPS]):泰它西普240mg组,n=8;泰它西普160mg组,n=12;安慰剂,n=10。
在FAS和PPS分析中,与安慰剂相比,泰它西普160mg组患者12周和24周的ESSDAI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泰它西普240mg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在PPS分析中24周的ESSDAI较基线显著降低;在FAS分析中12周的ESSDAI较基线显著降低(p均<0.05,图1)。
图1 FAS和PPS分析中患者的ESSDAI变化
相较于安慰剂,泰它西普组患者在12周和24周观察到多维疲劳量表(MFI-20)较基线的降低更加显著(p<0.05)。研究随访的24周内,每个随访节点泰它西普均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研究过程中,泰它西普治疗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虽然干燥综合征总体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十分期待出现更加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基于本研究,泰它西普治疗pSS展示出治疗潜力和良好的安全性。这无疑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参考文献:Xu D, Zhang S, Huang C,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acicept in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 [abstract]. Arthritis Rheumatol. 2022; 74 (supp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