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9: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尽管国际指南建议符合
背景
临床局部晚期或淋巴结转移的UCB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较高。指南较少针对这类患者提出管理建议,也很少有临床研究评估NAC在这类患者中的作用。过去十年中,研究者对患有肌层浸润性UCB且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局部晚期(cT3/4)或盆腔淋巴结受累(cN+)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进行诱导化疗,随后进行膀胱切除术,并随访评估患者的肿瘤学结局。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局部晚期(cT3/4)或疑似盆腔淋巴结扩散的
研究结果
共96例患者的数据可供研究分析。患者的2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估计值为79.0%(95%CI 70.6%-87.4%),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估计值为64.9%(95%CI 52.7%-77.1%)。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时,共31例患者死亡。剩余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所有患者中,43例(44.8%)淋巴结转移阳性(cN+),81例(84.4%)为局部晚期(cT3/4)。患者基线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诱导化疗加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43例淋巴结转移阳性(cN+)患者中,29例(67.4%)达到了ypN0的状态。cN+组中,达到完全缓解(ypT0 ypN0)的有10例(10/43,23.3%),总体缓解(<ypT2 ypN0)率为39.5%(17/43)。
研究发现,处于ypN+状态的患者预后非常差,23例ypN+患者中的17例(74%)在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后死亡。这个亚组的2年癌症特异性存活率估计值为35.4%(95%CI 15.0%-55.9%)。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cN、ypT、ypN的状态、切缘和缓解情况,均与癌症特异性生存显著相关;而年龄、性别和被切除的淋巴结数量与之无关。
表2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临床和病理淋巴结状态是癌症特异性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cN:HR=2.6,95%CI 1.1-6.1,p=0.029;ypN:HR=5.5,95%CI 2.0-15.1,p=0.001)。其他因素如切缘、缓解情况、ypT分期与癌症特异性生存无显著关联。
图1 cN和pN分组与癌症特异性生存的Kaplan–Meier曲线
图2 pT分期与患者缓解情况与癌症特异性生存的Kaplan–Meier曲线
结论
研究表明,淋巴结受累状态可以作为接受诱导化疗和膀胱切除术的UBC患者的预后标志。新辅助治疗前组织学淋巴结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应当积极接受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Wagner J, Simon R, Büchler JW, Kirchhoff F, Kehl V, Retz M, Gschwend JE, Sauter A, Horn T. Both radiographical and pathological lymph node statuses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survival follow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cystectomy for cT3/4 or cN+ bladder cancer. World J Urol. 2022 Oct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