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双相抑郁治疗困局待解,重新审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价值

2022-11-17 09:55:09来源:医脉通阅读:18次

医脉通导读


本项探索性病例队列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高度一致,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单相抑郁,安全性与治疗单相抑郁时相当,且216名患者无一转躁。


考虑到本项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数据分析为回顾性,样本中双相 II 型患者比例较高,未来有必要在更大的样本中继续探索MAOI的潜在优势。


————————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双相障碍虽名为“双”相,但患者一生中处于抑郁相的时间往往更长,抑郁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也更重。与单相抑郁症不同,现行指南往往不推荐甚至反对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抑郁,主要原因在于担心此类药物会导致患者转躁及心境不稳;然而,多项meta分析的结果已经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有研究显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优于其他抗抑郁药,且患者出现躁狂/轻躁狂症状的风险低于其他一些抗抑郁药。考虑到双相抑郁治疗选择有限,评估此类老药治疗双相抑郁尤其是中重度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简介


在上述背景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探索性病例队列研究,旨在比较MAOI治疗双相及单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项研究近日发表于Acta Psychiatr Scand.(Q1, IF 7.734)。


研究对象均为1983年至2015年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抑郁研究病房(DRU)接受治疗的18岁及以上双相或单相抑郁患者,抑郁严重度为中至重度,无精神病性症状、痴呆、妊娠或处于活动期的严重躯体疾病(如,恶性肿瘤),过去三个月内无物质使用障碍诊断。


研究者构建了混合效应模型,将患者作为随机效应,将主要诊断(双相及单相抑郁)及年龄、性别、病程、当前发作时长、既往抗抑郁药治疗次数、主要诊断与联用锂盐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固定效应预测因素,探讨了上述因素对于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治疗后CGI/S评分)的影响。研究还比较了双相及单相抑郁患者出现躁狂样症状、全面转躁及副作用的发生比例。


研究结果


研究者共回顾了约2500份病历,并最终纳入216名患者,包括46名双相抑郁患者及170名单相抑郁患者,所涉及的MAOI包括反苯环丙胺、司来吉兰、苯乙肼、异卡波肼。除双相抑郁患者使用锂盐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相抑郁患者之外,其他基线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无显著组间差异。


疗效方面,双相抑郁患者使用MAOI治疗后,抑郁症状的平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单相抑郁患者(p=0.04)。此外,既往抗抑郁药治疗次数多可以预测MAOI疗效相对较差。


表1 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耐受性方面,双相抑郁患者使用MAOI治疗时,出现肌阵挛性抽动(p=0.00)及震颤(p=0.03)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相抑郁患者,但考虑与前者联用锂盐多有关。其他副作用,包括激越、静坐不能、焦虑、失眠、易激惹性升高等,两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表2 两组副作用发生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MAOI治疗期间,两组无一名患者出现全面(full)的躁狂及轻躁狂发作。


结论


本项研究的结果与既往一些研究高度一致,即MAOI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优于治疗单相抑郁,安全性与治疗单相抑郁时相当,且无转躁病例。然而,考虑到本项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数据分析为回顾性,以及样本中有较高比例的双相 II 型患者(转躁风险可能相对较低),未来有必要在更大的样本中继续探索MAOI的潜在优势。


文献索引:Kim TT, Amsterdam JD.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 treatment for bipolar depression versus unipolar depression: An exploratory case cohort study. Acta Psychiatr Scand. 2022 Nov 4. doi: 10.1111/acps.1351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331516.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