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3:47:21来源:医脉通阅读:17次
抗青光眼药物相关眼表疾病的诊断建议
1.明确的青光眼疾病诊断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史;
2.眼表异常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及泪液相关检查结果。
推荐评估:
(1)睑缘是否改变,包括睑缘毛细血管扩张、炎性反应等;
(2)睑板腺是否缺失,睑酯分泌的质和量是否异常;
(3)泪膜稳定性是否下降,包括
(4)结膜是否改变,包括结膜慢性炎性反应、结膜杯状细胞减少、丽丝胺绿染色阳性等;
(5)角膜上皮是否损伤,包括浅层点状
3.停用或更换不同种类抗青光眼药物,或应用眼表保护药物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可帮助诊断。此外,对于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考虑使用OSDI量表或中文版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抗青光眼药物相关眼表疾病的治疗建议
治疗原则为在有效控制
(一)抗青光眼药物的选择
首先强调个性化科学评估患者的目标眼压,以此制定适度的药物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1.对于原有眼表疾病或存在眼表疾病危险因素的青光眼患者:优先选择活性成分对眼表损伤较小的抗青光眼药物,如前列腺素衍生物。
2.对于无法耐受防腐剂的患者:首选不含防腐剂的抗青光眼药物。
3.尽量避免或减少防腐剂暴露:推荐使用无防腐剂抗青光眼药物或用药频次较低的抗青光眼药物,如单一药物治疗选择前列腺素衍生物类眼部制剂,联合药物治疗考虑使用固定配方的复合眼部制剂。
4.对于须使用含防腐剂的抗青光眼药物的患者:优先选择使用含眼表毒性作用较弱防腐剂的抗青光眼药物,包括含低浓度
(二)合并用药的选择
1.对于合并干眼的患者:可联合使用眼表保护药物,包括
2.对于合并眼部炎性反应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0.02%
(三)抗青光眼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选择
对于原有眼表疾病或存在眼表疾病危险因素的青光眼患者,为减轻局部药物累积对眼表的损伤,可早期行对眼表影响相对较小的抗青光眼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微创抗青光眼手术。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可考虑首选激光小梁成形术。
(四)非药物治疗
可参考中国干眼专家共识中与眼表疾病治疗相关的原则和方法。总之,青光眼治疗全程均须对青光眼患者的眼表状态进行评估。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前和治疗中,眼表状态评估每年应不少于2次;抗青光眼手术围手术期(尤其使用抗代谢药物患者)及术后3个月建议行眼表状态评估,仔细权衡眼表不良反应、抗青光眼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从而使青光眼患者获得最大受益。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中国抗青光眼药物相关眼表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J].中华眼科杂志, 2022,58(11): 868-871.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20414-0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