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22:52:37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252次
11月17—20日,2022亚太消化疾病周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于线上召开。2022亚太消化疾病周大会受亚太消化疾病周联盟委托,由亚太消化疾病周联盟、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共同主办;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医学会承办。此次会议是2022年消化病学领域重要的学术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大会报告和学术交流,会议内容涵盖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涉及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胃肠道肿瘤、肝胆胰疾病、消化内镜、介入技术、儿科消化、老年消化、肠道微生态等领域的相关学术内容。
坚持学术与公益,秉承发展与创新,不忘传承与弘扬
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原陕西省医学会会长刘少明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吴开春主持开幕式。
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在开幕式上致辞
王大方副秘书长表示,中华医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连接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纽带。消化病学分会立足学术质量,引入国际学者讲座,不断创新交流形式,在提供最新发展前沿内容的基础上,保障技术规范和内容,鼓励全国消化病学领域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此次会议是消化病学分会的学术盛会,是全体消化同仁学习交流、加强合作的平台,是更新知识、分享学术成果的良机,是了解消化病学发展前沿、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最后,他希望消化病学分会能继续坚持学术与公益,秉承发展与创新,不忘传承与弘扬,精诚合作,团结一心,继续书写新的画卷。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在开幕式上致辞
陈旻湖主任委员表示,此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与2022亚太消化疾病周大会同期召开,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为期1天,虽然时间缩短,但学术内容依然精彩;亚太消化疾病周大会为期3天,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消化疾病相关领域的前沿课题。他号召全国消化同仁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会议,充分展现中国消化人的学术水平和精神风貌。
原陕西省医学会会长刘少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刘少明先生表示,消化系统疾病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陕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消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强力推进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创新消化病专科服务模式,大力支持全国及省级消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此次会议为国内外消化同道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对推动亚太地区消化系统研究成果的交流合作与推广、推进全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吴开春主持开幕式
院士报告与主委论坛精彩纷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以《胶囊内镜20年》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以《炎症性肠病临床研究进展-人工智能在炎症性肠病诊断的应用》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以《超级微创概述》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22)解读》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杨云生以《胃黏膜病变微生态研究与防治新视角 胃微生态与黏膜病变》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唐承薇以《脂肪胰的基础与临床》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金震东以《消化EUS这十年:从世界看中国(2012-2022)》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南月敏以《肝细胞癌靶向及免疫治疗与肝损伤管理》为题作大会报告
此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与2022亚太消化疾病周大会同期召开,会议从11月17日开幕,持续4天至11月20日,专家云集,内容丰富,还设有Opening Ceremony、WEO-Asia Pacific Working Group CRC Screening、Postgraduate Course、Gastroenterology Symposium、Endoscopy Symposium、Hepatology Symposium、Surgical Symposium、Oral Presentation等专题分论坛。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大会官网www.apdw2022.org.cn观看会议直播。